第187章 无缘不聚(下)

天之下 三弦 5111 字 2024-10-20

沈庸辞认得那人是播州当地最大门派黎阳派副掌门兼任督府护卫总指卓世群,立即大步上前,喝道:"卓总指,叫程掌门来见我!"

卓世群跟在沈庸辞身后,恭敬道:"程掌门跟着四爷去衡山啦。太掌门怎会来此?"

玉儿很可能马上就追至,必须尽快控制住播州,沈庸辞径自走进大厅,坐上主位,问道:"现在这里谁做主?"

卓世群恭敬道:"属下暂摄播州总事。"

沈庸辞喝道:"我问现在这里谁做主!"

卓世群吃了一惊,忙道:"太掌门做主!"

"即刻关闭城门,封城!"沈庸辞喝道,"交出掌门印信,点齐城内所有弟子在校场集合!"

卓世群惊疑不定,沈庸辞喝道:"勿要耽搁!快去!"

卓世群犹豫半晌,终于道:"掌门印信放在书房,请太掌门稍候。"

城门突然关闭,尤其在这晌午时刻,城中人心大乱,百姓无处探问又不知根底,谣言四起,疑是点苍兴兵来犯,顿时人心惶惶。沈庸辞松了口气,这才发现身上皮袄被利箭勾破数处,左手上臂也被划伤。

一名少妇走了进来,惊呼:"三哥!你怎么来啦?"

原来唐惊才在房里听见嘈杂声,走了出来,见弟子们慌乱奔至前院,心下起疑,来到前院就见卓世群飞奔而去,进了大厅却见沈庸辞坐在主位上。

沈庸辞道:"弟妹勿惊,事繁不及细说。我没病,是玉儿受奸人所惑篡位,将我软禁,我好容易得你二姑帮忙才脱身。玉儿追来,我让卓先生关闭城门。"

唐惊才惊道:"有这回事?"她听见大事,浑没主意,问道,"侄儿怎是这样的人?莫不是父子间有什么误会?"

沈庸辞道:"他囚禁我大半年,什么误会讲不开?弟妹不用惊慌,播州无忧。"

唐惊才来回踱步,满是惊慌神色,问道:"从赋不在,这……怎么办才好?三哥你……唉,之后会发生什么?玉儿……玉儿会做什么?"

沈庸辞道:"玉儿正追赶我,我料他会知难而退,若不退,还不手到擒来?"他一时松懈,竟口不择言,改口道,"到时我会好好跟玉儿谈,让他迷途知返。"

唐惊才眼眶泛红,吓得六神无主,敛衽行礼道:"但凭三哥作主,妾身告退。"说罢快步走入后厅。

卓世群正好取回掌门印信,沈庸辞接过。他虽一夜未寐,但此时不是休息的时候,问道:"播州有多少弟子?"

卓世群道:"四爷领了大半弟子出城,城里驻守弟子不足三千,若调集附近门派弟子,该有五千之数。"

沈庸辞道:"派人通知各部来见我,严守城门不许进出,有异状即刻通报于我,若有人硬闯--"沈庸辞顿了顿,"即便那人自称掌门,也格杀勿论。"

卓世群领令去了,沈庸辞心下筹思,沈玉倾若发觉追不上,必回青城召集兵马,巴中至此约六百里,十日内可到,城里只有三千人,必须尽快召集附近门派弟子,然如此也不过五千人。播州至巴县六百里,至铜仁八百里,只要五弟肯出兵协助,便能守住,逼玉儿谈和,稳住阵脚,大有可图。

不久后,各部要人来到督府。此时播州上下一片大乱,这些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沈庸辞取出掌门印信,只说沈玉倾忤逆犯上,自己好不容易逃出,暂摄掌门执事,要各部各守其职。

说话间,有人来报,说门外来了五骑,自称是青城掌门,要沈庸辞出面一谈。这下轮到沈庸辞吃了一惊,沈玉倾竟然追到播州?忙登上城墙。

城下空旷,远远望去,约莫两里外果然见着几骑,只有米粒大小。其中一人策马前行,靠得稍近,沈庸辞极力张望,隐约能认出是楚夫人,她身后跟着一人,瞧服色应是沈玉倾无误。两人身后只跟着两骑,同时城下奔来一骑,正对着城墙高声大喊:"掌门有命,请太掌门或四夫人一谈!"

沈庸辞大喜过望,就这几个人,一路追到播州无异于羊入虎口。他心念电转,随即明白,沈玉倾以为还能劝自己回头?

这孩子……着实太过仁善。

机不可失,沈庸辞正要吩咐左右出城抓人,忽地心生一计,指着沈玉倾大喊:"回告玉儿,有话进城来说!"

底下人答道:"掌门请太掌门出城说话!"

沈庸辞道:"可以,咱们父子好好说,且待片刻!"说完走下城楼,招来卓世群道:"点一百高手,轻装快马随我出城!"

卓世群讶异道:"只要一百人?"

沈庸辞道:"我这儿子不傻,见着人多必逃。这一百人在城门外等着,我上前与玉儿说话,伺机出手,以我武功足能缠他们母子片刻,这一百人见我动手,立刻上前将玉儿抓住,假若他察觉不对想逃,你就率城中兵士与我一同追赶,可一举而定。"他犹怕卓世群不尽心,接着道,"此事若定,定厚赐于你,让你入青城任职。"

卓世群忙拱手道:"不敢!"

卓世群下去点兵,却见唐惊才来到城下,沈庸辞讶异道:"弟妹来这做什么?"

唐惊才垂泪道:"我听说玉儿来了,他这是要围困播州?我心里慌得很,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