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想!”荀烨依旧一副彬彬有礼的样子。
“那好,等游完鲁桓公庙,我送你一份大礼!”方运道。
“那我等着。”荀烨满不在乎道。
孔城的官员喊道:“诸位学子,请上车,随我去鲁桓公庙。”
孔家准备的是清一色的蛟马车,三十余人分三辆车坐好,准备前往见证《荀子》中记载的著名事迹,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见证曾经被孔子称赞且被多位半圣弟子参观的圣物。
鲁桓公庙并不在孔城内,而是在曲阜城内,车行许久才到达。
第305章 座右铭
临近鲁桓公庙,众人下了马车,在一片绿树掩映的街道行走。这里被曲阜的当地人称为鲁庙街,多位鲁国国君的宗庙都设在这里。
由于年代久远,这片地区已经被封闭,没有孔家的手令,不得入内。
在春秋初期,鲁国位属强国,鲁桓公曾多次攻打其他国家,之后逐渐衰弱。鲁桓公庙建成的时候,孔子并未成圣,但因孔子曾率弟子游鲁桓公庙,让此庙意义非凡。
不多时,众人来到鲁桓公庙前,这座祭祀鲁桓公的宗庙极小,方圆不足三十丈,还不如一处军营校场。宗庙的建筑破旧低矮,由粗糙的石头搭建,若不是有孔家的力量庇护,这鲁桓公庙早就倒塌。
不过众人熟知历史,并不觉得失望,因为春秋时期的人族在各方面都不如现在,当时的国君的住所或宗庙还不如现在一些名门大户。
方运扫视跟来的孔家人,发现他们的神情有些复杂,心中了然。
鲁桓公薨后,长子成为国君鲁庄公,而另外三个儿子被他们的兄长封为卿,史称三桓,为日后鲁国衰败埋下了隐患。
当年孔子成为鲁国的大司寇,堪称群臣之首,但因鲁定公不理朝政,三桓之一的季氏又在祭祀时轻待孔子而鲁定公不闻不问,孔子对鲁定公失望,辞掉了大司寇的职位,丝毫不留恋权位。
孔子封圣后不在乎当年的事,但孔子的子孙却对鲁国国君一脉不满,以至于后来孔圣闭关的时候鲁国破灭,孔家人也并没有伸出援手,只是把曲阜等周边的地区划为孔家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