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做饭的时间成本这种东东,在这个年月,根本就不存在。
农村社员们啥都不多,就闲时间多,以后世的眼光来看,或许觉得这样有点可悲,可做饭干家务是如今大多数妇女人生价值的一种重要体现,她们也乐在其中。
再过五十年、六十年、七十年,农村里也不乏这样的人存在。
西阳公社农村社员最近流行一句口头语:村哄乡,乡哄县,一直哄到guowuyuan。这一次,中yang工作组的领导要到西阳公社来,西阳公社会不会当面哄瞒中yang来的工作组呢?屏南县又敢不敢呢?
以王明德的个性,十之他是不会的。柳东睿对这个人的评价是:虽然有投机心理,可这人至少还有底线,不是个纯粹的坏人。
林谷雨对这个人的观感还是很复杂,不好的事情他直接或间接的办过不少,好的事情他也没少干,很是让人一言难尽。
柳东睿摇摇头,说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王明德的态度就一直在变化,“五八年五九年那会儿有多少人靠放高产卫星升到县里、市里甚至省里,”可以这么说,胆子有多大,
升的就能有多快,“王明德很早就参加革命了,在屏南县没几个比他资格还老的没几个,可他却这几年一直在西阳公社书记的位置上没有动,你仔细想想是为什么。”
还能是为什么!既然资格够老,那就只能是工作上没出成绩或者工作做得不到位没有让上面的人满意呗!
工作上的成绩王明德并不缺,只组织筹办集体农庄、西阳人民公社这一点,就是多少人都比不上的,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可是在主席同志面前都有名号的。
那就只剩工作做的不到位上面的领导不满意这一点了。
柳东睿赞同的点点头,“他并不是没有政治头脑的人,可实际上,越到后来,他在工作中的表现就越不积极,显的太过被动了。”这种做法很难让领导满意。
噱头够响亮,卫星放的也够早,然而却不够大,生生被后浪们给拍死在了沙滩上。别的地方翻番似的蹭蹭蹭往上飞涨,西阳公社这边却没再打过头,顶多是中不溜的水平。
然后在粮食的问题上,哪怕是柳河大队这样屡次三番没完成征购粮的,除非县里严格要求,否则西阳公社并没有特意施加特别大的惩处,不像别的公社,为了完成公粮和征购粮任务根本不管社员们的死活,交不够粮食就闯进社员家里搜,哪个大队没及时完成任务,所有大队干部都要挨批······只这一点上,要说王明德没有承担一点压力,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他从刚开始的无比积极,什么事情都想挣个先,到后来,几乎变成了“差不多”先生,放卫星不大胆,抓瞒产不积极,像个中间派。可中间派哪有那么好做的?稍不注意就会被人当作墙头草!
在那些“积极分子”们看来,王明德后来的那些行为就是支持大y进的意志不够坚定,决心不足,也因此,他才一直没有能上去,当然,也因为他资格够老,明面上没有原则性的错,所以,也没有被人给批下去,要是一般人,观潮派的帽子一口一个准。
柳东睿:“我能明显的感觉到,从上次公社被逼着开粮库放粮开始,王书记就一天比一天的沉默,工作上也要比从前务实多了。”去年那种困难的时候,县里
缺粮,下了好几次通知让公社下大队去查瞒产情况,可去年从头到尾公社并没有这方面的举动,一定是被公社给压下来了。
林谷雨:“你要这么分析的话,那这人其实是一点一点在向好的方向转变······那这个重开公共食堂的通知就显的很奇怪了,说不通啊,他应该不支持才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