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谷雨搬了个板凳,放在东厢房的走廊下,让她婆婆坐,“院门敞着,既凉快又遮阳,比屋子
里舒服。”
柳婆子扇着蒲扇,儿媳妇把小院子收拾的干干净净,甚至小道两边的菜地也都睁里的井井有条,这小院里的菜地跟种红薯一样也都分了垄,一垄就种一种菜,从低到高依次递进,瞧着就整齐,不像别家东边撒点苋菜西边种几棵西红柿显的乱糟糟的,柳婆子心里特别的熨帖,感觉比自己住了砖瓦房心里还要高兴。
眼看着三年困难度过了一大班,林谷雨就想着丰富一下院子里的产出,她打算在东厢房墙根上种几颗果树,“·······供销社里平常都不怎么见卖的,逢年过节的倒是有,价格却老贵·······院子里外边边角角的地方种上几颗,权当是个给孩子们甜嘴的玩意儿,也不耽误种菜啥的。”
柳婆子听完就先微微拧了眉,果子树的树苗可不好买,而且村里社员为啥不热衷种果树?结那三两个果子还不够小鸟叨的呢,白瞎钱!
不过,到底是分了家,自己现在可不能大包大揽的当儿媳妇的家,只是委婉的问:“那你准备种点啥果子呀?只听说西边山里头种果子的多,咱们这边的人却不怎么会伺候果树,吃到嘴里的少,浪费的多。”
林谷雨心里头直笑,这话半真半假,这边儿芝麻那种一碰就掉芝麻粒的金贵作物农村社员们都种的那么好,还能没本事搞定几颗果子树了?!
只不过是因为果子大都甜滋滋的果味飘香,小鸟麻雀之类的总喜欢跑上去啄,现在又没什么农药,基本上全靠着人工捉虫子,真想吃上果子就得费老大的力气捉虫护林,社员们懒怠不愿意耗那功夫罢了。
不过,那种不好伺候的林谷雨还真就不适合林谷雨,她更不是那种有耐心静悄悄窝在树底下捉虫子的人,“······樱桃不行,小时候我家种过,天天坐树下赶麻雀都禁不住·····大门外面种两颗棵甜枣树,枣子就算吃不完晒干了也耐放,院墙边上种一颗无花果树,男孩子爱爬上爬下,这个踮踮脚就能够着了,小道两边搭个架子种几棵葡萄藤,爬成一圈,夏天凉快,葡萄好吃,景儿也好看·······”
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堆,全是她对这个小院儿的规划,一时竟
忘了问柳婆子来这里是干什么来的了,林谷雨后知后觉,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柳婆子就笑:“咱娘俩唠会闲嗑你还有啥不好意思的!你看你把孩子们养的壮实又会读书认字,村里多少能干的妇女都比不上呢,而且才分家几年就盖了这么敞亮的砖瓦房,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换我我也高兴!”
又夸赞:“院子里收拾的利索说明你人勤快有本事!”
妈呀!来自婆婆的彩虹屁!
自认咸鱼的林谷雨心里就呵呵笑,这都多少年没跟勤快沾过边了,没成想竟被一个异世的婆婆这么夸奖,想着那些呼风唤雨的穿越人士她有点心虚,便生硬的转移话题:“娘,您还没说您过来干啥来了呢?”
这么热的天,巷子里连个人影儿都没有,社员们都窝在家里睡午觉呢,自家婆婆却不怕暑热的跑了过来,跟专门避着人似的,林谷雨心里顿时一个咯噔!有什么事儿就不能等您儿子回来再说?我到底只是个儿媳妇呀!
柳婆子能有啥事儿?天天吃了上顿等下顿,饱不饱的先不说,至少没像别的老伙计那样过的堪比四几年,天天操心下一顿在哪儿。柳婆子这两年几乎没担心过口粮,也就帮着老三老四照顾一下孙女孙子才会费点心思。
她也不想大中午的跑过来,可这不是年纪大了记性越来越不好,明明昨天晚上跟老头子说好了的事儿,整整一个上午她愣是没能想起来,等到吃完了晌午饭,老头子歪在炕上迷迷糊糊的说了一嘴,她才想起来还没过来问儿媳妇呢,柳婆子是再也不能等了,提上鞋子就往外走,再忘一下就不晓得啥时候能想起来了。
“和和生日你和大林子商量了没有,打算咋过呀?还抓不抓周?”
林谷雨一拍大腿,原来是这么个事儿!
西阳镇这边小娃娃过周岁还挺有仪式感的,周岁宴一般都会安排抓周,邀请两边的亲戚参加,再摆几桌酒席庆祝一下,至于酒席的档次,那是丰俭由人,但一般孩子们过周岁都有这么个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