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第54章

一梦到五零 舆南 3683 字 2022-10-26

“我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怎么才能提高人工的效率,怎么才能省些力气。”

中州地区,每年7月份多数时间会下几场暴雨,连绵不断,洪涝灾害大多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因此,上面的要求就是必须在夏季汛期到来之前把水库给建好并投入使用。

时间紧,任务重,工具还老旧,只靠人力,麦收前完成修建水库的任务是不可能的。

可这些都不是借口,国家需要,人民需要,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完成任务。

雪鸭湖水库专项建设dang委因此成立了工具改革委员会,鼓励广大民工一边上工一边进行工具改革和技术进步。

还提出

口号:“大干苦钻十天,突破万难,把所有工具改革一遍。运土搬石机械化,消灭人背和人担。”

各大队也成立了工具改革领导小组,柳东睿刚开始就是普通的组员,后来因为贡献大,当上了副组长,组长是个挂名的干部。

柳东睿靠实力说话,在工地上可不就有一定的说话权嘛!

“这地方啊,往下面都是淤泥,浅的地方都有半人那么深。要是只靠人背,那效率就太低了,一年也不可能完成。

而且路不好走,背着淤泥更容易摔倒、陷进淤泥里去,还得浪费更多的人工来施救。

我就寻思着还是得找个跟省力又高效的方法出来。后来跟公社的带头人一提,又反应给水库建设委员会,琢磨了一阵,事儿就成了。”

柳东睿发明了地上滑车和高空飞车,大大提高了挖淤泥和运送淤泥的效率。

地上滑车的原理跟铁路差不多,在硬实的地面上铺设木头轨道,根据轨道的大小,做出一个四四方方的长方形手推车,车下面安装了圆形的木头轮子,借助下面的轨道,可以把河边的淤泥运送到很远的地方,轨道铺到哪,就能运送到哪里去,灵活方便。

高空飞车主要是运用了杠杆原理,算是个简易版的手动起重机吧。

地上滑车主要用到的材料是木头,这个原料很好解决,但建议版的起重机需要用到不少钢铁,木头没那么强的承受力。

这就比较难了,这个时候现成的铁制品很难找。

工地上倒是有钢铁,但那在后面水库建设是有大用途的,数量有限,工具改革刚实验的阶段,人家也不舍得给这些民工们瞎用。

搞这两样小发明,听着简单,其实做起来麻烦的很,一遍一遍的改数据,一遍一遍的尝试,换位置,换材料,觉得理论上差不多了才敢拿出去实验。

既然是实验,那就不可能避免失败。

有的人看他在不干活在那拿个纸笔写写画画,很是有意见。

高空飞车第一次实验失败的时候,好些保守派还叫嚷着他们“劳民伤财,纯属胡扯,搭工费料,尽是胡闹。”

闹着要改造他们呢。

好在地上滑车很开成功了,之后,抗议的声音小了很多,可高空飞车原

材料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委员会的主任直接跟他说解决不了,搞不到钢铁,要不就放弃吧。

柳东睿没办法,只好下决定改成用木头做,只是到时候用的话得控制每次的承载量,只能吊起一筐淤泥。

一筐淤泥百十来斤,结实的木头制品完全能负担的起。

像是滑轮、底板、转向盘、前后车轮、滑轮、手推架都是用木头做成的。

但还是有困难,而且是个大难题——这里没有钢丝绳!

这个用木头材料可替代不了了!

怎么办?

普通的麻绳承载力不够,而且很容易磨损。

第一次实验就失败了。

幸运的是,现在已经有了尼龙材料,细一点的尼龙绳还是有的。

尼龙绳的载重能力比普通绳子大多了,细就细吧,总比没有强的多。

这个要求水库建设dang委会很爽快的同意了,给他们弄了好些细的尼龙绳过来。

白天要上工,只能晚上搞改革,别人都睡了,他还没睡,一根一根地把细绳编成小孩胳膊那么粗的尼龙绳,结实耐磨损,可总算是把这个高空飞车给造了出来。

当然,这些活并不是柳东睿一个人干的。

柳文元看着自己儿子在那废寝忘食的在哪琢磨,也陪着他鼓捣,他帮不上大忙,搓绳子什么的,还是不在话下的,柳东明和柳东方也都过来帮他的忙。

柳东睿自己的木工活不行,他的主要工作是画图纸和确定数据的准确性。

但不会木工活在这里并不是大事,这年头十个汉子里有五个都会做点小木头活,更别提这十来万人里,专门的木工师傅都来了不少。

像林谷雨的二哥林安国,这次也来了这里修水库。

林安国别看年轻,手艺上的活不错,而且他自从看了林谷雨画的那个设计图之后,脑子变得活络了不少。

柳东睿不是专业出身,图纸画的不细致,林安国还给他提了不少可用的意见出来呢。

最后一伙人终于把高空飞车给弄了出来!

这两个新工具造出来以后,民工们顿时觉得身上的担子轻松了很多。

一下子打了那些个保守派的脸!

你们改革不了,别人就不行?

拉倒吧,看着!

人工一次只能担一挑子淤泥出

去,地上滑车一次能运五担子还多!

人工背出去一篓子淤泥用的时间,高山飞车能运出去十篓子!

怎么样,这就是技术的力量!

牛不牛!

柳东睿也因此有了个小职位,刚来的时候他还是个不起眼的小民工,这会儿已经是工具改革委员会的副组长了。

柳二哥也成功进了组,成了组员。

虽然没什么实际权力,但每个月可以领工资了!钱不多,一个月20块钱,按照比学徒工高一点的标准给的。

柳东睿比他还要高一些,一个月估摸着有36块钱,相当于县城普通工人的工资水平。

钱不多,但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这就足够好了!

好多人羡慕呢!

林谷雨羡慕不已,心里嘀咕:你咋到了这,还这么能挣钱呢!显得我好像很不行啊!

柳东睿又说:“但工地上人多,工具少,只靠地上滑车和高空飞车肯定不行。”

所以,他这会儿正在改进木制手推车。

他给林谷雨比划,“单轮手推车不好把控,很容易翻车,我想着木质轨道既然已经铺成了,那也不能浪费,把现有的手推车改成两个轮子的,能卡在轨道上,也算是旧物利用了。

要是能成,怎么说单个的效率也能提高三到四倍。而且工地上手推车很多,这样算下来,比那两个大家伙也差不到哪里去。”

那可不得了了!

别说三四倍,就算只提高两倍,那这水库建设的时间都能大大缩短。

作者有话要说:不好意思,今天晚了一会儿,但我多写了点,多了1500字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