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驻扎在大军中央, 此次李晗调集了三十多万人马主攻荆州,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之前李姝的事情本来是他想向平帝示好, 为益州再多争取些时间。
没想到女儿竟被人诬陷为刺客, 如今北方的萧策这两年迅速崛起, 出乎他的意料, 扬州又与北境联姻,外部局势对他不利。
就在此时说好的盟友却落井下石陷他于不义之地,与其坐以待毙, 不如掌握主动权揭竿而起。
果真这荆扬联军不过就是空架子, 第一仗就被他打的落花流水, 如今益州大军气势倍增,大有一举拿下襄阳的气势。
“父亲,儿子愿意做先锋替父亲分忧。”李铮出列请命。
他是李晗的幼子, 年方十九,虽是侧夫人所生,但是一向得宠, 心高气傲,恨不得立刻就立个大功给大家看看,庶子又怎么样, 只要能力出众,一样可以做统帅。
李晗摆摆手没有答应, 不疾不徐的回答,“此事不急。”
他虽年近半百,但是常年练武, 除了皮肤黝黑,实在看不出已经快到花甲之年,全无半分老态,反而器宇轩昂,有一股不怒自威的上位者气势。
打仗并非儿戏,幼子没有经历过大战,经验不足又加之年轻气盛,容易中了敌军老将的圈套。
毕竟荆州还有几员老将,还有扬州的连须坐镇,这些人都是身经百战的,第一仗输了,那第二仗肯定要谨慎对待,不会轻易出来应战的。
“儿子愿立下军令状,三月内攻下南郡,与父亲两面夹击,直取襄阳。”李铮急道。
这会子为何父亲将全军集中在一起,襄阳城就在数百里外,但是易守难攻,可是他攻南郡,父亲攻南阳郡,南北夹击,平帝还能跑了不成。
李晗心情不错,拍着幼子的肩膀欣慰道,“我儿放心,自有你建功立业的时候!”
李铮见父亲不为所动也就偃旗息鼓了,他了解父亲,既然主意已定,那他多说无益了。
一定是大哥在父亲面前说了他的坏话,不然他三番五次的请令,怎么父亲就是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