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尽办法!”朱高炽不是优柔果断的人,既然要打这一战,就要想尽办法为前线战士保障。
后方的百姓可以委屈一点,可以饿肚子。
大明亡不了。
但要是北征大军因为粮食问题战败,大明真的就要亡了。
“各地方一个月内给我凑够粮食,无论用什么办法,办不到的严惩。”
朱高炽的命令,内阁的众位官员也是没有反驳,全部执行了下去。
这就是太子爷在朝中的威慑力。
甚至要比朱棣还要好使。
朱棣亲自骑着战马,带着十万明军开始了北征,从金陵城出兵,一路北上最终停在大同,跟驻守边境的二十万明军汇合。
三十万大军在大同驻扎,等着太子朱高炽将粮草问题准备好,便可对草原进攻。
大同是大明防御草原最坚实的护盾,三面环山桑干河穿城而过,形成天然屏障,与宣府并称宣大防线。
大同失则三晋危!
朱祁镇就是发兵大同,结果还没走到就已经要撤退了。
大同明明易守难攻,而且驻军至少有十万,却轻而易举就被也先攻破了,血流成河。
不仅如此,后来朱祁镇也是被带到大同叫门的。
“殿下,您真要亲自带兵啊?要不然算了!”
陈伯不放心朱高烁,也随军来到大同。
朱高烁笑道:“安排你的事,办怎么样了?”
陈伯自信道:“放心吧殿下,我们训练的死士已经融入大军之中了,保证没人能发现!”
朱高烁笑了笑,有些诧异陈伯会如此自信。
既然做了,那就肯定会留下痕迹的。
他其实就是故意想让朱棣发现这批死士,
朱高烁其实认真想过,他现在的身份,培养有死士很正常,相反若是老爷子什么都查不到,反而会更加怀疑他。
陈伯哪知朱高烁的想法,还以为是自家殿下害怕被发现,低声解释道:“殿下放心,这其中有大同守将刘江的相助,陛下不会发现的。”
刘江。
朱高烁对这人也不算陌生了。
在史书之中也能被称为永乐朝名将,还曾参与靖难之役。
是个人才。
后来他还参加了海埚之战,全歼来犯倭寇,成为抗倭名将。
这也是朱高烁会招募他的原因。
日后用来打倭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