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拜访耄耋,探听五十年前取经人,终上山寻你,欲问前事。
你沉默不语,只捧钵诵经,口念“阿弥陀佛”。
和尚恍然,道了声“原来如此”,留赠褪色僧衣一件,乃去。
亡于流沙河上。
是夜,老僧现身。
言高昌国主不敬佛法,心怀怨怼,当身死国灭,永坠阿鼻。
令你子时三刻下山——
灭国,绝嗣。
你依令行事,裹阴风下山,见得城中香火鼎盛,信众礼拜诵经,无论老幼,皆心怀虔诚,乞求菩萨保佑。
菩萨保佑?
哈哈!
你心头冷笑,阴风乍起,飞沙走石,蚀骨销魂,遮天敝地。
一个时辰后,你回山念经。
山下佛国,已是废墟一片,寺塌塔毁,佛头落地。
十万信众,共赴黄泉。
只因,
一张画像。
南无……阿弥陀佛。】
…
【第六百八十年,三十年过去。
山下旧址上,再立新国,因依傍流沙河,而名流沙国。
国主因高昌旧址残迹,不信佛教,又兴修水利,轻徭薄赋,使国泰民安。
逢年过节,祭三牲于你,酬谢毫雨。
你不予理会,每日捧钵诵经,裂身放血,冷眼旁观。】
…
【第七百年,二十年过去。
流沙国越发兴旺,不尊仙,不敬佛,日子却蒸蒸日上。
一日,城中来了个东土和尚,言称欲去西天取经。
见城中不尊佛法,无有善信,痛哭流涕,惹来众人讥讽嘲笑。
和尚便于闹市中开坛讲法,说《无量寿经》,一时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梵音传响百里,收获信众无数。
七日讲法结束,效果卓著,使佛法在城中渐传,乃出城西去,上山寻你,一如过往。
你漠然以对,不言不语,见其眉心一点朱砂,吐露佛光如蝉。
一如五十年前!一百年前!一百五十年前!
若有轮序,这当是他第四世。
他见你后,说你似曾相识,若旧时故友,便说起心中愁怨,絮絮叨叨,没完没了。
又是个话痨!
之后,又说起流沙国主,疑惑其不信佛法,何以令城中百姓安居乐业?
你沉默不语,心头冷笑,盖因虔信佛法者,皆惨死于佛法之下。
高昌国主如此,你也会如此。
和尚又道,待他取来真经,必回转此地,向国主传法,以求佛度众生,了却疾苦。
末了,他留下褪色僧衣一件,告辞离去。
是日,他一叶渡河,遭遇巨妖,念经无用,求佛不灵,菩萨袖手,伽蓝不助……
惨死于流沙河上。
你叠好僧衣,藏于山神庙中。
捧钵诵经,裂身放血,一如往昔。】
【第七百零一年,流沙国主见得取经人惨状,对佛法愈发排斥。
其对左右言,虔诚如取经人,尚且葬身妖口,菩萨不救,何况彼等乎?
遂欲降旨禁佛。
是夜,国主薨,遗旨无火自焚。
幼主继位,一时佛光普照,梵音千里,异象纷呈。
乃大昌。】
…
【第七百五十年,又有取经人东来。
城中宣法,山庙留衣,流沙河中作血食。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一如之前。】
…
【第八百年,六世取经人至。
宣法,留衣,圆寂。】
…
【第八百五十年,七世取经人至。
宣法,留意,圆寂。】
…
【第九百年,八世取经人……】
…
【第九百五十年,九世取经人至。
流沙国传承二百余年,佛法昌盛,渐成尾大不掉之势。
僧尼不生产,不生育,索金要银,供佛奉寺,已成国之蠹虫。
国主遂行灭佛之事,囚僧禁尼,勒令还俗,又捣毁寺庙,推到佛像,熔炼铜铁以铸兵甲。
九世取经人心善,不忍佛法沉沦,与国主辩经,言佛法大于天,僧尼守规遵矩,并无过错。
国主问,若人人如此,粮食从何来,丁口从何来?
长此以往,必国灭族亡,到时候,谁来礼佛?
取经人沉默良久,方才道,若末法来临,必有未来佛降世,解救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