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铜铸五环,棍走阴阳

就算让外人撞见,也不过随口糊弄一句是乡俗风物,辟邪纳福,倒也算不得出奇。

姜亮低头瞧了瞧,又弯弯手肘踢踢腿脚,动作沉稳,铜环贴着皮肉,温润得紧,恰到好处。

他心头一热,正想说句什么谢语,却被姜明抬手一拦。

“得了,兄弟之间,扯那些虚套作甚。”

他说得平平淡淡,连个眼风都没多给。

说着,他又俯身在那口半旧的麻袋里摸了摸,手指在里头拨拉几下,哗啦哗啦直响。

片刻后,干脆“当啷”一声,把剩下那点零碎全倒了出来。

都是些指环、挂坠一类的小物件,叮叮咚咚散了一桌,溅了满桌铜光。

“剩了些边角料,扔了可惜。”

他掸了掸手上的铜屑,说得轻描淡写:“随手打了几个,一人一样,就当个护身符使。”

话说得随意,手上却不含糊。

分发下来一人一样,既无重复,也不见遗漏,显然是早就盘算好的。

轮到姜义时,递过来的是一枚扳指。

通体铜质,打磨得圆润光滑,颜色沉稳,瞧着平平无奇,握在掌心却沉甸甸的,压手得紧。

姜义接过来,只低头一掂量,便顺手往大拇指上一套。

正正合扣,一分不松,一分不紧,像是专门为他量了尺寸一般。

看着那扳指在指节上泛着光,唇角微翘,便将手伸出来,在众人眼前晃了晃,一脸得意神色。

一家子各有所得,自也欢喜得紧。

姜亮在家头歇了三日,吃得香,睡得沉,连眉角那点积久的疲色都退了大半。

到了第四日,还未见天光,他便悄然起身,三两下扎好包裹,轻手轻脚推门而出。

人一走,宅中便又归于往日的清寂。

鸡鸣狗吠间,柴火照旧,日头也照旧地升起落下,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推着走。

姜义隔三岔五,总要带着姜曦往屋后走一遭。

那林子里搭的小树屋,如今倒成了修习的正经去处。

地处水木交汇,灵气之盛,浓得几乎能拧出水来,修行中人一靠近,便觉心头舒畅,鼻息清明。

那是块好地儿,姜义心里清楚。

若能在那儿将姜曦那株观想而出的魂象宝树养得根深叶茂,日后怕是能开出不凡的路数来。

只是这灵气虽好,却也太“冲”了些。

姜曦虽说根骨出众,可到底年岁尚浅,神魂未稳。

纵有益气丹吊着气脉,也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便觉魂象震荡,气机倒卷。

那一刻神魂一撤,往往连人也跟着软了,一身轻飘飘的,仿佛要被那股逆冲之气抛出屋外。

姜义到底还是不放心。

每回都随着一块儿入林,静静守在屋外。

也不催,也不扰。

就像当年蹲在幻阴草地旁头,看着姜亮苦熬魂关时那般沉得住气,稳得出奇。

倒是姜锋那小子,兴头十足。

每见他姑姑从屋后晃悠悠出来,脸上一丝血色也没,小腿还发虚,脚下都飘着风。

他便屁颠屁颠地凑上前,一手扶,一手拍胸,语声铿锵得恨不得把树叶震落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