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是如此的清晰,又是如此的模糊。
似乎很是亲近,又是有一种淡淡的疏远之感。
“夫君,这是账本,最近的开销,还有你生病后我给你抓的药,花的钱。”清寰说着,打开一个账本。
然后,开始清点着名单。
宁凡听着,也是微微点头。
家里有35亩地,有10亩是上好的水浇地,有20亩是普通的旱地,还有五亩地是沙地。
一部分地用来种水稻麦子,一部分用来种桑树,麻。
在城里面还有一个粮店,一个杂货店。
生活相对富裕。
只是每年要交一定的赋税,再加上他科举读书,花销也是巨大,家里也是紧巴巴。
清寰,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小姐,也要经常处理各种花销,招呼佃户,长工等下地干活。
有时候,自己也要下地干活。
“你辛苦了!”
宁凡说着。
“夫君,你可要多努力了。”清寰说着:“当年祖上考中举人的时候,家里开始发达。”
“田地一下子上涨到了890亩,城里面的店铺,增加到了十几家,每年可收益3500两银子。”
“到了后来子孙不孝,再也没有人考中举人,田地数量在不断缩水。”
“现在只有区区35亩了。”
宁凡点头道:“我明白,我会努力的。”
当年高祖考中了秀才,到了爷爷也仅仅是一个童生,到了爸爸也就是童生。
爷爷把希望寄托在爸爸身上,爸爸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都是努力读书。
当年,建立学田,供养读书种子。
只可惜,秀才的名额太少,秀才太难考了。
一个县,也就12个秀才名额。
……
端坐在书桌前,开始背书,开始翻阅各种讲义,还有老师的各种批注。
读书科举,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办法。
即便是他穿越的那个时代,读书考公务员,也是改变命运唯一的办法。
:https://0d6f590b。手机版:https://0d6f59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