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浴血滕县,战斗结算

3月8日。

滕县。

122师参谋长赵渭滨敬了个礼:“长官,我们和普阳山阵地的联络被切断了,目前日军以一部分兵力佯攻外围,其主力部队向我部右后方迂回,县城周围出现大量敌军!”

王铭章沉住气:“124师呢,他们不是在城外策应吗?”

赵渭滨:“124师遭遇日军阻击,情况尚不明朗。”

“恐无力支援城防”

王铭章心中一沉。

部队都在滕县外围作战,城内只有122、124、127师三个师部和364旅旅部,

每个师只有一个警卫连、一个通信连、一个卫生队,还有县内警察和保卫队四五百人,总兵力在2000人左右。

就凭这点人,想守住县城。

恐怕有些难了。

王铭章咬着牙:“既然孙震将军任命我为前敌总指挥,那我就把话撂这!哪怕全军上下流尽最后一滴血,也要给我把滕县守住!”

“通知各师警卫连,城内警察,保安队,立刻准备参与作战!”

“动员城中百姓,部署防御工事!”

赵渭滨敬了个礼:“是!”

城内滞留了大量百姓,在防御初期,整个滕县地区,硬生生凑了猪百多头,粉条千多斤,大白菜一万多斤,送到一线部队手中。

不管收与不收,扔到师部门口就跑。

就冲着这份群众热情,王铭章也要死守到最后一刻。

城外炮火连天。

第10步兵联队趁着间隙,迂回到了东城墙下,立刻展开攻势。

城头上。

王铭章亲临一线督战,指挥士兵进行殊死抵抗。

砰——

一枚迫击炮榴弹落在城墙上,瓦砾尘土飞溅。

王铭章蜷缩在掩体后,不顾砖瓦砸在背上的痛感:“还活着的起来!都起来!”

“快!”

轮番炮击过后,城墙上再度响起零星的枪声。

王铭章紧盯着城下日军,心弦紧绷到了极致。

位于滕县地区的三个师,都在外围作战,一时半会想要回援,估计是难了。

“参谋长!参谋长!”王铭章朝四周大喊。

赵渭滨躬着腰,在弹雨中穿梭,匆匆跑来:“长官!什么事?”

王铭章:“昨天发出去的电报,有回应吗?”

赵渭滨:“哪一封?”

王铭章大吼:“给新编一军团的!”

赵渭滨想了想:“就回过一份,说正在组织援兵,我给您送过去了!”

王铭章眉头紧锁。

正在组织援兵?

怎么听都像是搪塞之语。

赵渭滨:“长官,临沂一战,新编一军团损失不小,就算是有心过来支援,估计也要等上一阵子了!”

王铭章点了点头,他心中的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况且第二十二集团军与新编一军团,各自划分好了防区,各守各的。

虽然重创了第二师团,但仍有大量残兵聚集于临沂北侧,危急并未消除。

换做是他,也不敢贸然出兵相救。

王铭章:“督促后方,立刻送上来一批补给!”

赵渭滨点了点头:“明白!”

——

3月10日。

滕县战局急转直下。

战火烧到了内城,惨烈的巷战一触即发。

王铭章满脸血污,坐在废墟上,抬头望向蔚蓝的天空。

赵渭滨七手八脚爬上来:“长官,364旅部告急!”

王铭章攥紧了手枪握把,长叹一声:“援军什么时候能到?”

赵渭滨:“汤恩伯军团,最少还有一天,东边的王奉军团,大概今天下午就能到!”

王铭章低头看向下方,士兵双眼无神,表情麻木,三两人争抢着一个馒头,饿的已经不行。

“城内还有多少作战兵力?”

赵渭滨:“差不多还有两个营!”

王铭章心中燃起的希望,被瞬间扑灭。

总兵力是两个营的规模,但分散在城中各处,编制全被打残了,实际战斗力还不如两个满编营。

就这样的兵力,能坚守到下午吗?

兵败如山倒啊!

半个第十师团,仅用了将近一周时间,就把三个川军师彻底打残了编制。

在周边地区作战的友军部队,处境同样堪忧。

整个第二十二集团军,大半数士兵牺牲在了滕县。

赵渭滨神情犹豫:“长官,要不咱们撤吧”

王铭章从兜里掏出一根卷烟,急促的吸了两口:“我的任务是死守滕县,没有上峰的撤退命令,我不能走!”

赵渭滨语塞:“这长官,守不住了啊!”

王铭章吐出一口烟雾,辛辣的自制卷烟,让他的头脑清晰了不少,随即从兜里掏出一本花名册,递了上去:“你可以乔装出城,回去告诉川中父老,我王铭章122师所有子弟,已将鲜血洒在了山东。”

赵渭滨动容,看向递过来的花名册,上面写着“第122师”四个大字。

上面记录着,全体川中子弟兵的姓名。

赵渭滨将花名册推了回去:“长官,我是参谋长,我不能走!”

“哪有危难之际,将官先撤的道理!”

王铭章笑了笑:“给五战区长官部发送电文。”

“本日无友军枪声,想系被敌阻止,决以死挨,以报国家!”

“我122师誓与滕县共存亡,以赎川军内战二十余年之罪过!”

赵渭滨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