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不能让辛苦送自己回宫的大皇子连口茶都不喝就转道回十王府去,而大皇子也因为二弟而对庄娘娘产生了几丝好奇。
多年前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
而自他正式出阁读书,除却四时八节的宫宴,便很少再能见到这位庄娘娘。
大皇子只记的旧日的庄娘娘是个十分爱笑的人。
而此时,十分爱笑的庄娘娘穿着一身浅丁香配嫩葱黄的衣裙,正在弯着腰剪花枝,臂弯还挎着一只竹子编的小花篮。
旁边的宫女将伞举过头顶给庄娘娘遮阳,还在帮着庄娘娘出主意:“好像旁边那枝才是最新开的呢,会不会更好些,娘娘剪那枝?”
“是吗?”庄娘娘顺着宫女指给她的方向,小心翼翼的拨开其他的花枝,然后包裹着绸缎的剪刀“咔嚓”剪断了那枝最新开的花。
庄娘娘把花放进花篮,要宫女帮她数这些花够用了没有。
等宫女数完之后禀说够用,庄娘娘便又小意拍拍胸口,微微松了口气似的道:“可算是不用继续当‘采花贼’了。”
几个宫女都笑了,二皇子也一溜烟跑过去,拽着庄娘娘的衣袖问:“母妃要制新香吗?儿子也想要!”
庄娘娘于是捏捏二皇子的脸蛋,笑眯眯的道:“没问题啊,但是要排队哦,已经有人在你前面预定了。”
二皇子歪歪脑袋,都不用猜就知道,排在自己前面预定的那位肯定是宋贵人。
母妃和宋贵人,就是像他和崔正言一样的好朋友。
答应朋友的事情,是不可以反悔的。
于是二皇子也不跟母妃的朋友抢,他伸出手指要跟母妃拉钩,表示后面再有人预定,就要排在他后面了,就算是父皇也不能插队!
庄娘娘于是也伸出手指,认真的跟二皇子拉了个钩。
大皇子愣愣的站在影壁旁边看。
这些年,皇宫内外流传着很多有关于庄娘娘的说法。
无外乎仙姿玉色、独得圣恩,大皇子知道,母后皱起的眉心,很多时候都是因庄娘娘而起。
因而面对宴席上愈发典雅尊贵的庄娘娘,大皇子心中也存了一丝不可对人言的忌惮。
皇后对庄淑妃越是紧张,大皇子对这位庄娘娘也便越是警惕。
等到庄娘娘做了贵妃,又对前来接二弟的自己避而不见,大皇子不免就要担心庄娘娘对自己的态度。
虽然他从不认为父皇会是个色令智昏的昏庸天子,但是今时今日的庄娘娘,已经毫无疑问是比皇祖父的柳娘娘风光更胜的嫔妃了。
如果庄娘娘日复一日的对父皇进献谗言,那父皇会不会因此对他有了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