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来全不费功夫!当真是……天助我也!!哈哈哈!”
贾玌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狂喜,放声大笑起来,笑声中充满了运筹帷幄、胜券在握的意气风发!
他猛地转身,对着林宇和那亲卫;
“林宇!”
“卑职在!”
“即刻再次安排机灵点的人手再次南下江南!”贾玌语速极快,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下,“将甄家余孽潜逃倭国,及其与倭寇勾结、极可能是江南叛乱幕后黑手之重大嫌疑,详加列陈!措辞务必犀利,证据务必清晰!要让人一看便知,甄家通倭,倭寇助逆,此乃铁案!”
贾玌的声音斩钉截铁,最后不放心的再次叮嘱一句:
“记住!是——铁案!”
这两个字,被他赋予了无比的重量,其含义不言而喻!
这不仅仅是要查清事实,更是要将“甄家通倭”、“倭寇助逆”这两条罪名,用最坚硬、最无法推翻的证据链条,死死地、永久地焊死在一起!
不容任何人质疑,不容任何势力翻盘!
“是!卑职明白!必将其铸成——铁案!”
林宇沉声应诺,不再耽搁,立刻转身大步离去,书房门开合,带起一阵急促的风。
然而,那名灰衣亲卫却并未随林宇一同离开,依旧站在原地,头微微低垂!
贾玌正沉浸在“铁案”落定、未来战略豁然开朗的振奋之中,见此人未走,浓眉微挑,再次问道:
“还有事?”
那亲卫连忙抱拳,声音恭敬:“回国公爷,卑职此行,还有一事,是苏铭苏大人特意交代,务必亲口禀报国公爷。”
“哦?苏铭还交代了什么?”贾玌来了兴趣,踱步到窗边,负手看着窗外庭院,语气轻松了些许。
亲卫禀道:“是关于国公爷先前吩咐苏大人,代为探望清流关那位引路老道长的事情。苏大人说,其中颇有些……意想不到的内情,恐书信不便详述,特命卑职口传。”
“清流关老道长?”贾玌闻言,立刻转过身,眼中精光一闪,兴致大增!
清流关一战,能如此顺利绕开此关营救圣上,老道长功不可没!
若非他,陛下能否全身而退尚在两可之间。
这份恩情,贾玌一直记在心里。此刻听闻苏铭查出了“意想不到的内情”,心中更是好奇。
“快说!那老道长有何内情?”贾玌催促道,语气带着明显的关切。
亲卫组织了一下语言,清晰回禀:“回国公爷,苏大人费了些周折,终于探明那老道长的根底。他俗家本名......姓甄,名费,字士隐!”
“甄士隐?”
贾玌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眉头微皱,只觉得这名字似乎有些耳熟,一时却又想不起具体关联,只是本能地觉得这“甄”字有些刺眼。
亲卫继续道:“此人本是姑苏望族甄家旁支,家境殷实,性情恬淡。膝下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三岁那年的元宵灯会,不幸被人拐子拐走......”
“英莲?拐走?”
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