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松轻咳一声:今晚还要审阅春闱章程

老夫也要准备明日面圣的奏折。

李毅也跟着推辞。

众文官的目光在李青松、李毅等人的推脱后,顿时微妙起来。

辽国公盛情,下官本该领情,只是今日恰巧家中有要事,需回去张罗,改日必当登门道贺!

这几日户部要核算今年的钱粮账册,恐怕得熬夜清点了......国公爷的心意,我心领了。

老夫近日正在编著《国朝文典》,实在抽不开身

一时间,几乎在场的文官都纷纷委婉推辞,有的说政务缠身,有的称家中有事,语气诚恳却疏离。

但无一例外,都额外补了一句——虽不能至,但定令人送些薄礼到府上,聊表心意。

贾玌面色平静,对他们的推脱并不意外。

毕竟现在的形势不同,处事待人的方式自然也要跟着改变!

他微微一笑,拱手道:诸位大人各有要务,贾某自是理解。

林如海站在一旁,神色自若,既不急着表态,也不显出任何异样。

直到李青松看过来,他才悠然道:既然如此,便由下官一人代文臣同僚贺国公晋爵之喜吧。

这话说得坦然,却让不少文臣眼皮微微一跳。

——林如海毕竟是要和贾玌结亲的,旁人不便亲近辽国公府,他去却合情合理。

而且又全了文官们的体面,又给了彼此台阶下。

李青松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捋须笑道:林大人考虑周全,如此甚好。我等虽不能亲至,心意却是实打实的。

李毅笑着回应:林大人此去,可要代我们多敬辽国公几杯!

其他文官也纷纷点头附和:正是正是,有林大人代为转达,再好不过。

林如海笑而不语,眼神意味深长。

武将们早已等不及了,陈守年大声嚷嚷道:

国公爷别光顾着问他们,咱们才是要去讨酒喝的!

贾玌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道:既然如此,那酉时初刻,府上恭候诸位。

众人纷纷应下,场面一时热闹起来。

然而在这份热闹之下,某些人的目光却在暗中交汇。

——北静王的马车悄然消失在宫门外;

——牛继宗低声对身旁的随从交代了几句,那随从立即低头退去;

——常翰飞则和几位五军都督府的武将悄悄走开,似乎在商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