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章 留字

人间有剑 平生未知寒 4544 字 3个月前

……

“所以买香烛纸钱这些,到那边庙里去买,僧人们虽说价钱要得高些,但总归能有个好脸色,自备这些玩意,说不定进门之后,就要看着这些家伙的一张臭脸,什么往生极乐,没香火钱,这些僧人只怕都不愿意给你念段经。”

两人走出城门,往北边而去,并不遥远,也就十几里的路程而已。

不过两人也不着急,缓步前行,一路闲聊就是了。

期间周迟问了不少关于武夫的事情,关堤也不藏着掖着,有问必答,说是武道一途并非那位赤洲武夫开创,开创者只是天资寻常,并未修行到什么高深境界,就举步维艰,郁郁而终,只是一拨一拨后来人,不断将这条路扩宽,然后等到了后面,才有了那位赤洲武夫成就青天之位,这一下子,世上诸多武夫,就把这家伙当成老祖宗看待了。

提及那位青天,关堤言语里没有太多敬意。

周迟忽然问道:“如今武道一途,是术法和身躯兼顾,若是有朝一日,武道变成了只修身躯,不通术法,怎么说?”

关堤想了想,笑了起来,“那肯定得被人看不起了,这是人之常情,如今你高高在上,所有人都仰头而观,不见得对你真是敬重,但至少不敢表露心思,但真等你跌落谷底,那就是平日里有仇无仇的人,都要来踩上一脚了,更何况,这些年不少武夫眼高于顶,行事张扬,不知道早就让多少修士对于武夫生出了恨意,只是现在我们这帮人,说得上如日中天而已,要是真有一天跌落尘埃,什么光景,我用屁股都想得出来。”

关堤看了周迟一眼,多说了一句,“就那你们这些剑修来说,几百年前,那位青白观主意气风发,风头盖过所有青天的时候,你们这些剑修,不一样用鼻子看人吗?现在如何?青白观主三百年不见踪迹,你们这些剑修,嗯……比落水狗要好点。”

周迟倒也不在意关堤这么说话,只是想了想,才说道:“世间事大都如此,盛极必衰,衰败之后,又似乎会焕发新生。就算武道一途,此后无法再修术法,我也相信肯定会有个后来人,走出一条新路来。”

关堤觉得这说法有些意思,点了点头,“这样一来,那个能走出新路的家伙,注定留名青史了。”

两人一路闲聊,已经到了那座坐落于半山腰的小庙前。

小庙不大,在半山腰,环境也算是清幽,香客不多,门口种着几棵桂树,有个小和尚,正在清扫落叶。

门口的横匾上,有着中正的三个字。

寒山寺。

想来这座矮山,就叫做寒山了。

周迟跟关堤来到门口,立马便有个清瘦僧人迎了出来,说是监寺,一脸笑意。

关堤说明来意,监寺僧人笑着点头,领着两人进庙,只是走了几步,关堤就主动开口,“这来的着急,忘了买香烛纸钱一类,想来贵寺是有的吧?”

监寺点点头,“东西都有,和京师那边的市价相当,就是两位若是想要请香的话,本寺有好几种香烛,只是此事只在心诚,不必过多破费,买些最便宜的,也就是了。”

听着这话,周迟忍不住多看了这位监寺一眼,一位监寺能这么说,这座寒山庙,应该差不了多少了。

关堤看了周迟一眼,笑道:“那就再请两炷香,要最便宜的。”

监寺笑着点头,让小和尚去拿了纸钱香烛过来,领着两人来到大雄宝殿,其实说是大殿,实际上也不算大,这里只有两尊佛像,一高一低,高的那尊,据说是佛门开创的佛祖,只是早就圆寂无数年,此后的僧人都是他的徒子徒孙,另外一尊,就是那位菩叶山的景空圣人,如今的僧人,都视他为佛。

大殿一侧,有个僧人正在帮人解签,只是排队的香客也只有两三人。

周迟问了一句,监寺说求签要二十文钱,但实际上解签,也不太准,大概还是开解心事一类而已,无法指点迷津。

周迟忍不住说道:“大师真是实诚。”

监寺笑道:“肉体凡胎,人生不过百年,尚且看不透七情六欲,又怎么敢说为他人指明道路?”

对此,周迟的观感对这座小庙又好了一些。

上香的时候,周迟只给那位佛祖点了一炷香,对于那位佛门圣人,他并未上香礼敬。

关堤也是如此,在他看来,那位景空圣人,无非就是境界高一些而已,他连那位青天武夫都没有那么敬重,就何况是那位景空圣人了。

等到上过了香,天色还早,监寺就说若是闲来无事,可以在寺中闲逛,等到黄昏时刻,吃过斋饭再走,天黑之前,能赶得回京师的。

赶不回去,也可以在寺中住上一宿。

周迟倒是不着急回去,关堤也是如此,两人在庙里闲逛,最后走出小庙,沿着山路往上,要去山顶那边。

监寺说山顶风景还不错,其实不少人会来这边看景,山顶那边,还有一块大石壁,平常会有些书生游客在那边留下一两句话,也算是一方景色了。

只是等两人沿着山路来到山顶,这边果然有二三十人聚集,多是男女结伴。

石壁那边,更是有不少人拿着笔在那边写东西,大多是男子,而女子则是在一旁看着,大概是想要看看自己的情郎,能写出什么妙言好诗。

周迟跟关堤来到这边,看着石壁上新旧不同的字句,微微打量,不言不语。

关堤指着一句“甲子之后,我必登天”,啧啧笑道:“依着我断言,再给他六百年,也没法子登天。”

周迟不懂武夫门道,只是等着关堤解释,后者也没卖关子,笑道:“文字羸弱,无甚力气,可见武道修行一塌糊涂。”

他这么一说,周迟细看一番,发现也的确如此,他目光扫视过去,看到一句应该是剑修所留的字句。

“不求剑道通玄,但求不负三尺青锋。”

作为剑修,周迟自然能看明白那字句里的精气神,知晓那位剑修的确应该境界不高,心气也一般,但也不能说不好。

除去修士留下的字句之外,还有不少普通百姓所留的字句,周迟很快注意到一首小诗,轻轻开口念叨出来,“南庭满园春,残楼积旧尘。归燕应不语,何故笑朱唇。”

关堤一听,立马便嗤笑道:“不知所谓,强自说愁。”

周迟不懂这些,只是问道:“你也懂诗词?”

关堤冷笑一声,“也?”

周迟也不在意,只是笑道:“不然你写一首我看看?”

关堤笑眯眯反问道:“写了能给坛仙露酒?”

周迟不搭话,只是很快又注意到一首歌谣,跟着轻轻哼起来,“烟雨蒙兮,花又开。春风吹上小楼台,我的家,如世外……每当明月爬上来,尽是故乡风采,狂雨催我离家千里外……”

等到周迟转过头来,就已经看到关堤已经提笔,在一处那些字句里,写了一句话。

“人在世上不自由,远行千万里,不过南柯一梦,到底原地踏步,浑然不觉。”

周迟琢磨着这句话,没有说话。

关堤递出笔,询问道:“写不写?”

周迟本来要拒绝,但想了想,还是接过笔来,在更为不起眼的角落,写下一句话。

“一心所求,万年不可改。”

等到周迟写完这句话之后,关堤正要点评两句,就看到周迟还要动笔,也就耐着性子看着,等着他继续写第二句话。

“剑高青天上。”

等看到这句话,关堤就真的忍不住开口了,“啧啧,他娘的,你真是有这般野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