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援兵叫门,衍圣公的结局

大清话事人 忧郁笑笑生 3873 字 10个月前

抬头,念: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吟诗时,表情肃穆,字正腔圆,他甚至做到了无一错漏。

毕竟鱼的记忆都有 7秒,从大案走到这里,差不多七步。

七步诗~

才华堪比曹子建,武德超越辛稼轩。

他用余光撇了一眼,见丈外站岗之土尔扈特士兵眼神里充满敬畏,心满意足,迈着刚学的四方步回到帐内。

……

开封城内,枪炮声响了一夜。

次日,

城门被人打开了。

兀思买这才不情不愿的擂鼓聚兵,磨蹭了半个时辰才杀进开封。

砍瓜切菜,势如破竹。

从城西一口气杀到城东。

“司令官,河南巡抚抓到了。”

被绑来的刘墉嘴角流血,还在疯狂输出各种理论,试图将大清粉饰成正统,将自己粉饰成殉国忠良。

兀思买大怒。

斜劈一刀将人分成两截,这才如释重负。

“某,平生最讨厌别人和我谈八股。”

“诗词才是正道,八股是歪门邪道。”

周围的骑兵们纷纷赞同。

没办法,轻骑兵军团只识弯弓射大雕,文盲率在整个吴军序列里高居第一。

……

城内士绅十不存一,归咎于刘墉杀的。

确实大部分是刘墉杀的。

侥幸生存下来的十几个士绅跪在雪地里抱着兀思买的战靴,哭的伤心不已。

此情此景,

兀思买又吟诗: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诸位日后要牢记本分,夹紧尾巴做人。否则的话~”

“明白,明白。我等一定痛改前非。”

抄家小组接手了这些人,分开询问。

如今国库空虚,陛下想钱都想疯了。他们压力很大,不想漏掉一个坏人。

……

山东境内,

胡之晃部驱狼吞虎,借流民义军的刀杀各地的士绅豪强。

但是,

他又不能坐视流民义军坐大,故而会时常出手打击义军。

临行之前陛下早有嘱咐,要像一把刀子不断击溃大规模之义军,尽量打散,无需过多杀戮。

胡之晃时刻谨记,积极混战。

反正整个中原、山东都乱成了一锅粥。

谁杀了谁?

谁抢了谁?

一本糊涂账,理不清。

北伐吴军主力不紧不慢,走一路清一路。

分出少数士兵敦促那些自愿移民乌泱泱的往东走,目标——江苏海州港(连云港)。

……

北伐的形式是战争,真正目的却是财富和移民。

作为穿越人士,

李郁很懂这里的逻辑,不砸个稀巴烂,就没法做事。

但凡在家能喝口薄粥,没人愿意移民。

但凡不狠造杀孽,自己要推行的“初步工业化”、“分散小农经济”、“工商殖民”、“新中式文明”,都将成为泡影。

千万别低估了士绅的破坏力!

千万别低估了一些庶民的愚昧!

本一书一最一新一章一节

千万别低估了千年传统的根深蒂固!

假如自己舍不得砸烂,

将来一旦帝国成型,这三个千万叠加,半新不旧的帝国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回封建王朝。

……

天子又如何?

天子能看几里?能走几步?能翻几本账册?

历史上绝大部分的天子和庙里的泥塑菩萨没有太大区别~

李郁很清楚这些,

所以,

中立冷漠,理智残忍,是必须步骤。

重病人要康复,就要开刀,副作用是元气大伤。

伤就伤吧。

没法避免~

今日不下狠手,将来会有人替自己狠。

与其未来大批大批的死在贝勒爷、洋毛子、各路不可名状妖魔的刀下,不如现在就死这千里狼烟。

现在死 1万,将来可以少死 100万。

……

当然,

这些高屋建瓴的事和大部分臣子无关。

兀思买站在历史悠久的开封城墙上望着黄河出神,念叨:

“军旅非吾愿,文官乃正途。”

扭头问护卫们:

“你们说,我的长相像文官老爷吗?”

几名土尔扈特兵摇头:

“不像。”

“仔细看看。”

“还是不像。”

“滚。”

挨了几拳头的护卫们夹着尾巴离开了,他们都是在江西投降的土尔扈特人。

如今形势,可以放心大胆的编入军中。

土尔扈特骑兵在河南战场表现格外积极。只有如此,他们在遥远西北的部族将来才能在改朝换代中获得更多的东西。

……

山东兖州府,曲阜。

衍圣公孔宪佩发自内心的慌张。一旁的小舅子于时和也是愁眉不展。

“姐夫,你真往南边送降表了吗?你可别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