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一次,尺带丹朱却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由于受到洛阳朝廷的影响,企图趁火打劫的尺带丹朱铁了心拿下陇右与剑南,孤注一掷的倾巢而出,将三十多万大军投进了唐吐之战。
但倒霉的吐蕃人这次却换了对手,遇上了锐气正盛的李光弼、正值壮年的哥舒翰,和唐军厮杀了一年非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把自己陷入了战争泥潭。
在李光弼的强烈请求下,李瑛予以果断支持,不惜晚几年结束安史之乱,也要抓住机会灭亡吐蕃。
于是,深入四川盆地的吐蕃军队越打越少,被李光弼咬着尾巴上了高原,历经一年的厮杀,逐步适应了高原的环境,克服了缺氧等弊端,愈战愈勇。
在李瑛穿越之前,那些攀登珠峰的普通人在喜马拉雅山下锻炼两个月就会逐步克服缺氧的现象,更何况是靠着双脚跋涉万里的大唐精兵。
在海拔四千米的高原上与吐蕃人胶着了不过半年,便全员适应了高原环境,不再出现缺氧眩晕的症状。
当大唐的军队推进到马尔康地区,距离逻些城只剩下两千里路程的时候,尺带丹朱这才慌了,急忙命令陇右的吐蕃军队撤退防御。
但哥舒翰也坚决执行李瑛的追击计划,一路咬着吐蕃军队不放,目前已经完全收复了青海地区,也就是原先的吐谷浑王国的土地。
虽然吐蕃王子琅支都率领八万人撤回了逻些城,但留下来断后的悉未朗所率十万人马同样被哥舒翰率领的十五万唐军咬住,无法脱身,并且随着战争的持续,每天都在损兵折将。
“之所以产生这种战局,第一功劳应该算在朕的头上。”
盯着地图上被自己染成褐色的青藏高原,李瑛的脸上难掩骄傲之色。
“是朕知人善任,坚决支持李光弼的灭亡吐蕃计划。”
“是朕英明果决,不惜晚两年平定安史之乱,也要向西线战场倾斜资源,方才让灭亡吐蕃的希望接近无限可能!”
想到这里,李瑛决定再给西部战场添加筹码:“小庆?”
“奴婢在!”
一直在旁边保持沉默的吉小庆急忙向前两步,弯腰请示,“不知陛下有何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