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设立钩校清吏司

“待参?朕看他是得待参了。”

“都察院”

左都御史曹思诚见朱由检面色阴沉,赶紧出班应道;“臣在。”

“说说吧,对工部的贪腐窝案,都察院打算如何处置?”

曹思诚面色严肃,语气坚决道:“按大明律依法处置。”

朱由检眉毛一竖。

“按大明律依法处置?”

“那就去做!”

三法司的三位主官闻言,赶紧躬身领命。

“至于徐光启……”

朱由检的话还未说完,温体仁就赶紧出言劝谏道:“陛下,关于此事,徐阁老也是被下面的官吏蒙蔽,臣请陛能够宽宥其罪。”

温体仁带了头,其余几位大学士、各部堂官也都齐齐躬身,开口位徐光启求情。

孙承宗也开口劝道:“陛下,徐部堂这些年,在工部尚书的位上,也算是兢兢业业。”

“朝廷的工匠评级,军器局的军械制造等,皆赖于徐阁老。”

“自崇祯五年伊始,徐阁老自觉身体不适,就一心编纂农书,些许疏漏也是在所难免,臣请陛下看在徐阁老这些年对朝廷的功劳上,免其失察之罪。”

朱由检目光看向孙承宗,沉声道:“难道就只是失察之罪吗?”

“陛下……”

抬手阻止想要继续说话的孙承宗,朱由检继续道:“罢,念其年老,朕免其罪,命其致仕吧。”

“陛下仁德,臣等代徐光启谢陛下宽宏。”

温体仁、孙承宗等人见朱由检松口,皆是松了口气。

礼部的来宗道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身后的李邦华轻轻拽了一下衣角。

见李邦华对自己微微摇头,来宗道也无奈在心里叹了口气。

朱由检自是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小动作,转而对众人问道:“对新的工部尚书,诸卿可有合适的人选?”

身为吏部尚书的周应秋,第一个开口道:“陛下,臣举荐太常寺少卿周士朴接任工部尚书。”

周应秋的话音一落,曹思诚也出班道:“陛下,臣举荐原陕西巡按高宏图任工部左侍郎。”

朱由检眼睛微眯,旋即将目光落在温体仁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