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临近过年而车水马龙、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应天府各处大小街道上,骤然卷起一股肃杀之意,身着飞鱼服佩着绣春刀的锦衣卫、严整肃穆的五城兵马司……各自辗转其中,按着名单一家一家拿人。

“好!陛下果然有一双看透一切的明眼!那刑部给事中就不是个东西!咱邻居家里那水灵灵的丫头,就是给他糟蹋了的!偏偏他关系硬,谁也奈何不得他!”

“还有那上元县的县令,表面上看起来人模狗样,端的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实际上私下里收受许多贿赂,判案之时多有偏颇,咱娘家有个侄儿就住在上元县,和咱说过不少呢。”

“只是素来民不敢与官争,这个上元县的县令事情又办得谨慎漂亮,现在好了,咱如今这位少帝,一双眼睛比谁都看得清楚!百姓的冤屈不等百姓来告,陛下便先替咱这些老百姓做了主了!”

“大明有如此圣明之君,是多少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咱也真是生在了个好时候了!哈哈哈哈哈!”

“……”

虽然应天府纵横交错的各个大街小巷之内,不时便有五城兵马司的官差,亦或是那威风凛凛的锦衣卫出没,但百姓却大多都没有被这股肃杀的风气给吓到。

不为别的。

而是这小半年的时间之内,朱允熥对民间的悠悠众口,始终是一种置之不理的态度,他也是这么要求锦衣卫的。即便是之前百姓骂得正嗨的时候,也没听有百姓因言获罪,如今这场面为的是抓贪官,自然没什么可怕的。

再加上朱允熥挑的就是罪行最恶劣的、直接对百姓造成影响和伤害的几个案例出来正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