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前途未卜(下)

天之下 三弦 4059 字 2024-10-20

俞继恩假意一叹:“若是说改就改,历朝又哪会有变法失败的前例?掌门雷厉风行,可上边说一句,下边动一下,半掩门的窑子姐都没这么懒。就说扫荡路匪这事,路匪没了营生,怎么过日子,这当口才来垦荒?武当这地界作生意不容易,只有坑蒙偷拐在行,过往还有个盗匪不多的好处,毕竟那时盗匪都横在路上收钱,谁上山打饥荒?现在这些人被驱赶走,就真成了山匪,你剿他逃,你追他躲。”说着长叹一声,“山匪是剿不完的。”

萧情故摸了摸下巴,问道:“俞帮主不劝劝掌门吗?”

“劝不动啊。”俞继恩又是一声长叹,“谢先生口才算好吧,沈大小姐面子够大吧,青城的船还不是被驱赶?青城的面子都不给,还指望掌门听谁的?”

萧情故跟着叹道:“看来行舟掌门个性执拗,俞帮主苦口婆心,辛苦了。”

俞继恩摇头:“哪的话,毕竟是武当辖下,自个家门还得看紧些,想来行舟掌门也是这意思。”

讲起话来这么拐弯抹角不累吗?没有十七八个心眼能听懂吗?萧情故嘴上假意一叹,心底是真叹。

曾经千观林立的武当山已不复盛况,行舟掌门下令将废弃道观尽数拆除,此后不许兴建,昆仑共议后数十年积累的仙家洞府遭了殃,急得许多大德忙去后山把好风水抢先占了。破败的道观化成一堆堆砺土,远远望去,武当山像是张长满坑疤的大脸。

萧情故呈上拜帖求见行舟子,这位现今武当掌门腰挺身直不怒自威,就是瞧着皱纹白发俱多,也不知道本就如此,还是当了一年多掌门给糟蹋的。

“敢问萧堂主何事拜访武当?”行舟子说话也不拐弯抹角,两句客套就直问来意,比沈掌门、谢先生、俞帮主利落多了。

“觉空首座篡位……”萧情故刚开口,又停了下来,直接道,“嵩山要入九大家,与少林并列,十月衡山会议上还请行舟掌门支持。”

行舟子冷言:“少嵩之争给嵩山的教训还不够?”

萧情故知道行舟子软硬不吃,更不能威胁,直陈利害才有机会说服他:“就是因为少嵩之争殷鉴不远,行舟掌门才更应该支持嵩山。”

“贫道没听懂。”

“武当几百年基业,昆仑共议后短短数十年便沦丧至此,后山上道观盖了九十年,不到两年就拆去大半,可见从有到无易,从无到有难。”萧情故拿起桌上茶壶为自己斟了一杯,“掌门想改革武当,得要几年?砺兵秣马要几年,三年?五年?”

“行舟掌门忧虑天下将乱,武当再不自救便要覆灭,这洞烛机先的眼光,在武当罕见。”

“你想说嵩山可以当武当的盟友?”行舟子也直来直往,“苏掌门问过觉空首座意见了吗?”

“行舟掌门很清楚,莫说三五年,就算十年,武当也未必能救。治陈疴下猛药,身子骨只会更弱,现在的武当早就外强中干,连山匪都剿不净,别说六大派,就青城、华山这两个门派,武当也未必能敌。”萧情故说得果决坚定,没给行舟子和武当留情面,“现在昆仑共议还在,能保护武当,但掌门认为昆仑共议还能维持多久?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武当来得及自救吗?那时的少林是盟友还是敌人,掌门说得准吗?”

“萧堂主很有胆量,敢对贫道说这些。”行舟子仍是不动声色,连眉毛都没挑动一根。他伸手在萧情故茶杯上轻轻一拂,茶杯顿时碎裂,萧情故一惊起身,被茶水溅了满头满脸,甚是狼狈。

“无论武当能否自救,都无须嵩山费心。”行舟子道,“萧堂主请回。”

萧情故也不擦拭身上水渍,反举起茶壶当头浇下,之后竟将茶壶举至行舟子头顶,同样淋下,天下间还没谁敢如此冒犯九大家掌门。

行舟子没有闪躲,任由萧情故淋了他满头满脸茶水,只是盯着萧情故看。

“自己淋了雨,就要拆别人的伞,河边失足,就要把岸边的人也拉进水里,纵然不能自救也要拖别人一起死,因为踩着别人就还有机会探出头喘口气。”

“武当邻接五大家,除青城外,衡山丐帮两败俱伤,华山也受重创,少林正内乱,掌门要坐等少林翻身?”萧情故说着,将已倒干的茶壶在地上摔个粉碎,外头的侍卫听见声响赶来,见掌门与客人都是一身湿答答,也不知道发生何事,不由得愣住。

萧情故这举动无礼至极,即便行舟子一掌将他击毙也不意外,他却半点不见紧张:“正僧俗僧,谁当方丈对武当有利?掌门希望以后武当的对手是智泉大师,还是张秋池?”

“削弱少林。”萧情故道,“只要武当多喘上一口气,先死的就可能是少林。”</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