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儿个碰见文洛,听他说,府试的结果马上就要出来了,他这回肯定能中。"一个妇人提到。
陈婆子笑着说:"我家老头子陪着过去的,知府还夸了文洛几句,估摸是不离十了,恭喜亲家母啊!"
村里的妇人目不识丁,以为只要读书将来就能当大官,顿时响起一片道贺声。
文洛的娘——柳氏笑出三撇鱼尾纹,颇为得意地对陈婆子说:"咱家孩子就是般配!文洛读书出息,云彤怀孕得早,当初我就瞅着他俩好。"
似乎想起什么,她又啧了一声:"那小晚就不行,跟云彤前后脚出嫁的,肚子到现在也没动静。"
陈婆子本是笑眯眯的,听到后半句话,眉头微微地皱了起来。
她得了杨小晚的好处,自然不爱听这种话,有意道:"要我说,小晚那孩子可懂事了,前儿个来我家,还送了上好的料子,足足二两银子呢!"
又有人咂舌道:"我家孩子也说,她分了好多糖出去,几十个孩子都领不完,像我们这样的穷人,哪里买得起糖啊!"
"村西头的那个沈婆子还说,小晚送了两双棉鞋给她,又软又暖和,说是怕她年纪大了,拿针线伤着手。"
"哎呦,这孩子心肠真是好......"
受了好处的人七嘴八舌地称赞着,几乎到了天花乱坠的地步。
柳氏讪讪一笑,闭上了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