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的欧足联规则,在欧冠淘汰赛之中,如果两支球队,两回合比赛的大比分相同,而客场进球数也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将直接进入到加时赛之中,决出最后的胜利者。
这其中,需要球迷们知道的是,加时赛的比赛之中,仍然是有客场进球优势的。
也就,加时赛除非是双方没有取得进球,在加时赛打成0比0的平局,只有这样才会进入到最后的点球大战。
而如果在加时赛中,爆发了进球,那么就注定最后会在加时赛之后,就有了输赢的比赛结果。
加时赛之中的客场进球制度,可以是给第二回合,在客场作战球队的补偿,毕竟相较于两回合90分钟的比赛,加时赛的30分钟,主队占据着主场优势,而客队则是用客场进球的威胁,来弥补这样的劣势。
也就是,虽然利物浦在这轮淘汰赛的第二回合,是在马竞的万达大都会球场客场作战。
看似马竞比利物浦多了至少30分钟的主场优势。
但是在仍然具有客场进球优势的情况下,却是只要利物浦的进攻,打成一次,马竞就有可能直接原地爆炸。
在加时赛开始之前,作为主帅的克洛普,在不断地了解着队员们的体能状况,来进行一些排名布阵的改变。
克洛普手中还有两次的换人名额,随时可以直接将体能透支的球员换下,来保证球队的活力。
只不过,随着加时赛上半场比赛的开场,马竞方面,却是优先做起了自己的防守。
面对着利物浦的控球,马竞的防守,没有再进行高位压迫,而是在防守中,利用防线的整体前移,来缓慢地压缩利物浦的进攻空间,传球空间,给利物浦球员的控球不断制造压力。
让利物浦不得不快速完成进攻之后,马竞再依靠防守取得球权,来打利物浦的反击。
不过,马竞方面或许是顾及到利物浦的反击能力,在进攻赌投入,却依然延续了下半场常规时间后半段的进攻投入人数准则。
球队的进攻,几乎只是靠中前场的5,6个人,经过范围的进攻配合,以及个人能力的发挥,来完成在进攻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