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赛场上瞬息万变,利物浦的进攻还没有真正的展开,一份大礼就送到了利物浦的面前。
拜仁在上半场率先开球,而瓜迪奥拉,梦想着的就是在拜仁,利用拜仁的庞大资源,重新打造出一支巴萨梦之队。
为此,瓜帅重金买来了“常年病号”蒂亚戈,调整了拉姆的位置,还找来了死敌皇马的功勋球员哈维·阿隆索,就是为了打造一个世界级的传控中场。
事实证明,拜仁的传控做的不错,只不过,面对着对手的强力带有明确目的性的冲击时,拜仁方面做的其实并不是很好。
本赛季,拜仁的控球战术其实相当单一,单一到给了利物浦球员,在场下详细了解后,就可以做出针对性布置的机会。
哈维·阿隆索作为一名典型的拖后后腰,在如今的拜仁传控体系中,就是负责在拖后位置的出球。
如此明显的安排,也是为了发挥阿隆索长传的优点,同样为了避免遭受到对手更多地逼抢冲击。
瓜迪奥拉特意将阿隆索的位置,拖到最靠后,接近大禁区线前的位置,而两个中卫到时候会左右拉开,给阿隆索拉扯开传球空间,不让利物浦的逼抢奏效。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比赛中诸多意外因素会交织在一起,形成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
在利物浦凶狠的逼抢之下,蒂亚戈在中路接球后,没有推进的空间,只能选择将球快速回传。
哈维阿隆索就在大禁区前接应。
这种接应中路回传球,然后将球交给更后方的诺伊尔,或者传球给左侧的博阿滕,甚至自己一个扣球,扣过防守队员后自己向前带,阿隆索有着非常多的选择空间。
只不过,看着快速冲过来的斯特林,一边感叹着年轻球员在球场上奔跑的能力,阿隆索也一边将自己带球的想法排除了。
停球后,阿隆索准备立刻回传给拉边的博阿滕,要是回传给门将诺伊尔,阿隆索都害怕有可能被斯特林这匹快马给追上。
只不过,停球的一瞬间,阿隆索就心里咯噔一下。
什么叫做主场优势,就是作为主队,你可以日积月累地在一片场地训练,知道场地的具体情况,还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而客队,在客场,当然是亮眼一抹黑,所谓的踩场训练,更多地也只是踩一下场地,适应一下对手主场的草皮,不可能细致到,明确每一块区域的地面情况。
相较于安联球场,利物浦的草皮修剪高度,地面情况与拜仁熟悉的球场自然有很大不同。
而蒂亚戈的传球,保持着以往的惯性,快,准,狠,这一次却被利物浦的草地坑了阿隆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