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杨峰的青训目标

杨峰才进一步加大对于国内青训的投入。

在联赛进行到最后阶段的时候,属于杨峰的这家,在全国都是顶级的青少年训练基地,终于建设完成,步入正轨。

虽然由于备战英超比赛,杨峰没有亲自回来剪彩,但是已经在球迷们心目中成为了中国足球象征的杨峰,能够投身于足球青训事业,还是让球迷们看到了杨峰的另一面。

对于杨峰而言,钱可能就是一个数字而已了。

在与利物浦续约合同签订时,薪金方面,杨峰不会苛求太匪夷所思的高工资,能够与自己的实力匹配就好。

不差钱,就是杨峰现在的写照。

之前,对于足球投入较少,一来是足坛邪风当道,不利于投资。

二来也是中国足球的氛围不好,正处在绝对的低谷期。

但是现在不同了,外有杨峰这样叱咤欧洲的超级巨星做闪亮的广告,内有足协的深化改革方案。

中超联赛也开始增强比赛水准和观赏性,将十分有利于之后联赛的竞争发展。

这时候,杨峰回到家乡,发展自己的足球事业能够起到的效果将是最好的。

而这个位于吉省的青训基地的建立,是杨峰力排众议的结果。

经理人团队是打算面对全国招生,打造一所全国乃至世界顶尖的青训基地。

不光要拥有一流的训练设施,甚至还要配备出色的文化课老师,来形成全方位的体育,文化,一体化培养,让球员可以在杨峰建立的足球学校中,踢球学习两不误。

所以为了更好地吸引全国的学生,在去年刚刚夺得了亚冠冠军恒太,已经开始筹备恒太足校的情况下,经理人准备扎根于京津地区,打造一个至少要覆盖北方的综合训练基地。

不过杨峰却在当时,选择了将这个方案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首先就是地区问题,杨峰将目标打造北方最好的青训基地,改变为打造东北地区最好的训练基地。

扎根于东北,而不是确立为全国。

国内企业有时候就是被假大空的目标给害死的。

对于杨峰来,扎根于东北三省,辐射内蒙,河北就已经是有着不的影响力了。

整个北方,甚至是全国,那需要多少的专业球探,不眠不休地跑一辈子可能都无法发掘出全部的人才。

至于所谓的让孩子主动上门自己推荐自己,那就不是选拔全部的适龄球员了,而是选择有钱人适龄孩子球员了。

没有一定的基础,谁能够来到训练基地,参加报名。

即使制定了才可以免费的政策,但是看出一个才,怎么地也需要半年时间吧,而那半年的高学费足以让一个普通家庭望而却步。

不是所有地区都是北上广深,有着足够的经济基础,正是那些三线城市,四线城市,甚至是某一个乡村之中,才可能有那种被埋没的才。

杨峰不想为了赚钱,就只招收那些家庭经济实力出众的孩子。

毕竟杨峰可是知道几年后的那些“少爷兵”踢成了什么样子,代表中国的u字号队伍,连东南亚的几个国的青训都踢不过,也不知道怎么有脸花钱上场出去丢饶。

杨峰知道,13亿人口的潜力的确巨大,但是却也不是一家训练基地可以承受的,对于杨峰来,扎根东北地区,挖掘出所有的足球人才,那么只凭借着东北一地之力,与韩日相对抗,也不是梦想。

杨峰需要做的不是自己成为中国足球青训的教父,而是要自己引领一种模式,只要这种青训模式能够成功,那么其他区域就会有无数的人,会模仿自己,进而演变成全国性的青训推广。

足球的青训体系,自上而下难,自下而上易。

一直以来,国内的足球人才,东北三省籍的球员人数都是最多的地区,其中又以辽宁省为重。

归根结底,两个原因,东北饶祖上几乎都是闯关东过来的山东人,所谓山东大汉,球员的身体素质底子摆在那里;而东北地区经济却没有重工业成为夕阳工业,在如今已经远没有南方沿海地区那么发达了。

几十年前,中国足球分为南派和北派,到底其实就是北方人力量,身体对抗占优,而南方人则是发挥快灵的技术优势。

得益于中国的地大物博,就像是豆腐脑吃咸的还是甜的口味一样,都有各自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