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初就在心中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的学习,不能够辜负娘亲为自己所赚来的这一切。
这般想着,在夫子上课时候,哪怕听起来很枯燥很乏味,但是李初依旧努力的记了下来。
农家的孩子们在这之前都是疯跑在地里田间地,活泼好动得很,如今只能够坐在这教室之中听着老夫子那如同催眠一般的讲课。
让他们忍不住的有些昏昏欲睡,其余的被大人嘱咐过,都是赶紧的打起精神来,可是他们那副打起精神来就
有些昏沉,打起精神来,又有些昏沉的模样,让老夫子看了更加的不爽利。
怎么滴,自己讲课有这种问题吗?夫子自问,他已经讲得很不错了,毕竟他记得当初他们的夫子,可没有他这么耐心。
这话倒是真的,毕竟在这个时候,不少的读书人不过是照本宣科罢了,除了少部分真正的博古通今,风趣幽默的老师,大多数都是带着两份书生的固执和迂腐的。
在这样的一群孩子们的衬托之下,李初这么一个挺直的腰板,一双眼睛之中竟是求知欲的孩子,就显得鹤立鸡群了。
当然了,也有其他的跟着满是渴望的,看着夫子的学生,只是谁让李初的颜值太抢眼了呢,夫子一眼就瞧见了孩子那眼巴巴的充满求知欲的眼神。
顿时就觉得自己的形象高大了起来,在想着刚才才给这个孩子起了一个大名,又是自己的弟子,只觉得两个人之间多了一种亲近之感。
在之后发现这个孩子当真是聪明伶俐,并不是只是做出一副样子,反而是认认真真的去听了。
这让夫子忍不住的高兴了起来,在他这个年纪,对于科举之事已经没有那么热衷了,毕竟有妻有子了,为了家庭,他都不可能年年都花费那么一大笔钱去科举。
因此他的目标转而投向能够教育出一个天才的弟子,可惜寒门本身就很难能够出贵子。
毕竟在大户人家,孩子年岁还小的时候,都已经被安排着去耳濡目染了,又有着大量的老师来教导着,本身就已经领先了寒门一步了。
更何况科举是一件非常非常费钱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之中,需要投入进去的人力物力,很容易就把一个小富之家拖垮。
因此极为少见能够真真正正的把一个读书人培养出头的。
老夫子也没有遇到过一点即透的天纵之才,天长日久的他才慢慢的放下了心中的执念,谁料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个真正的天纵之才被自己找到了。
看着还没有到自己腰高的孩子,老夫子顿时笑得更加的慈祥了,那笑容甜蜜的简直是像是灌进了几斤糖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