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被这一句话给勾勒起了一种悲哀感,都说康熙是一个十分伟大的帝王,甚至很多人认为他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一帝。
却不知在这个年代之中,其实汉人的生活是十分的艰难的,因为汉人的缘故,他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可能得到一些回报。
尤其是在这个年代里,帝王总是大兴文字狱的,光朱三太子康熙都抓了好几波了,在这过程之中牵扯到了很多人。
哪怕是嘴上再怎么说,满汉一家亲的康熙还是不由自主的对于满人有了一份偏心。
不为别的,就是因为他觉得满人才是大清国的根基,甚至不惜耗费巨资的养着那些旗人们。
能够有这么一副太平盛世的模样,不过是靠的红薯,玉米这些高产农作物,再加上康熙确实是有着几分治国的手段的。
尤其是康熙早年间,确实能够称得上是英明神武,擒鳌拜,撤三潘,攻打台湾…
作为一个小小年纪就被迫登上第一位的人,他确实已经做的足够好了,虽然在后世人的眼中,他还有着一些不足,可是,他仅仅只是一个被困在那个时局的皇帝。
但是一个帝王不能够只看他,年轻的时候更要看他年老的时候,甚至于很多的帝王年轻的时候越是英明神武,年老的之后就越发的昏庸。
端看康熙如今越来越神秘莫测的态度,就可以让许多人
都燃起野心,到了康熙后期,整个朝堂之上的政治十分的糜烂。
偏偏康熙也知道自己越发得好名声了,想要在最后的时间里保持着一种好的名声,选择将这个难题交给大清的下一任帝王。
若非是有着雍正大刀阔斧的整治朝堂,恐怕这大清朝的寿命还真没有那么长呢。
李玉越想越是有些叹息,可是现实是她仅仅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侧福晋,甚至于处于她们这个地位的人,越发的要多思多虑,不能够多做什么。
如果做的多了,其他人还认为你在收买民心呢,若是因此而连累到四爷就不好了。
李玉的怅然的想法,弘昐虽然不知道,但是他能够感觉得到自家额娘越来越沉重的情绪。
这让他忍不住的有些担忧的唤了一声,“额娘。”
李玉这才回过神来,摆了摆手说道:“没事没事,额娘不过是散发了一下思维,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弘昐听后还是有些担忧的望着李玉,李玉感觉到了弘昐的担忧,看着站在自己的面前的孩子,明明还是这样小的年纪,他的思维能力就已经不逊色于大人了。
李玉忍不住的说道:“明日,额娘去求了你阿阿,带你出去好好的玩儿一玩儿,带你去看看真实的乡下田间。”
弘昐一听这话,就忍不住的笑了起来,带着两分雀跃的说道:“真的吗,额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