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使出威猛的“力劈华山”,有的是一招华丽的“翻雨覆雨”,也有阴狠的“伏地断草”。而龙卫军这边却依旧是简单地刺、挑,但皆是众人一齐出手,瞬间便将几十个扑上来的巴牙喇刺成了血葫芦。
也有个别运气极好或是招式绝妙至极的巴牙喇真的砍中了龙卫军士兵,但他们还未来得及把刀撤回,四周便有密密麻麻的刺刀将其击毙。
终于,在明军踏过了巴牙喇的尸体之后,建虏的退缩开始变为转身逃跑。
他们在今天之前,绝对不会相信自己会败在明军的白刃战之下。
那些孱弱的南人,从来都只敢远远发铳,见到钢刀便会吓得抱头鼠窜。为何,这些人会变得如此可怕,一个个悍不畏死,狰狞恐怕,简直就如长成人形的魔鬼一般!
现在,那些魔鬼就追在身后,令他们不敢回头,只能一个劲拼命奔逃,生怕被追了上来一刀捅死。
溃逃很快传染到整个建虏正面战场,数千虏兵纷纷丢下武器,转头向中军跑去。
随着龙卫军鼓号手敲响了钲,整条步兵线列停下脚步,直到此时,士兵们才注意到自己在激动、兴奋和恐惧交织之下,双手已正无法控制地颤抖着。
负责指挥正面战场余新远远看了眼破虏营方向,那边拜尹岱部的六千建虏也已开始溃败。破虏营的大方阵正缓慢而稳定地追剿残敌。
他又望向北侧,那边喊杀声和铳炮声始终没有停过,龙卫军和破虏营正以劣势兵力和建虏精锐骑兵交战。
他立刻对传令兵道:“留下四营继续追敌,其他人立刻随我去右翼支援。”
他抬手指了下正在敌军中冲杀的铁大可部,“联系甄将军,让他们分些骑兵过来截杀图赖的人马。”
“是!”
“还有,”余新又道,“让炮兵营速往右翼……”他转头看了眼方才的炮兵阵地,却早已人影全无。
“哦,不必了。”他摆了摆手,“陈雄飞这家伙动作够利索的。”
清军从江北打到江南,见惯了不擅近战的明军,故而一时竟没反应过来。
直到数千柄刺刀闪电般扎了过来,他们这才猛然惊醒,但已经来不及了。仅这一次全军“当胸直刺”,便击毙了超过三百建虏。
然而这些常年刀口舔血的侵略者也不是善茬。他们瞬间便明白过来,明军手中这挂短剑的火铳可以当做长枪来使。
虏兵反应也算迅速,当即高声怪叫着,各挺刀、矛便要与明军捉对厮杀。
但龙卫军阵型密集,根本不进行单兵作战,而是在各军官统一指挥下,以队甚至以排为单位进行整体攻防。
龙卫军所持燧发铳长逾五尺,加上刺刀有七尺来长,不仅远长于建虏单刀,就是比其长枪也不遑多让。
每当建虏准备贴近,便有至少七八支刺刀同时迎上去。
建虏刀盾手莫说贴身劈砍,一个不留神便会被刺个对穿。长枪兵倒是能够得着龙卫军士兵,但他们平日操练的都是枪法、武功之类,纵练战阵攻杀,至多也不过三四人配合。
而龙卫军所用刺刀招数极为简单,前后不过刺、挑、格、挡、摆、转这几个动作,但他们平日训练皆是至少七人一组,专练配合,相互协同熟练无比,是以临敌总能在局部形成以多打少。
要说建虏的单兵近战能力绝对强出龙卫军不止一筹,毕竟龙卫军正式成军也不过十来个月,而虏兵多已征战经年。
单独拎出一个八旗战兵,起码能单挑两名龙卫军步兵,而精锐步甲更是面对四个龙卫军都有胜算。
但大军团白刃战,比的却不是刀法、枪法、武功之类。战场之上人挤人,连个闪转腾挪的空间都没有,迎面七八支刺刀同时扎来,你武功再高又有何用?
白刃战胜负之关键,一是配合,二是勇气,三是士气。
配合方面建虏根本不是龙卫军的对手。
就算比勇气,看似杀人无数的建虏似乎比较强,其实龙卫军步兵几乎每天都要练习端着刺刀抵御迎面飞驰而来的战马,那份勇往无前的气势远非建虏能比。
你一个人类,便是再凶神恶煞,岂能比一匹近千斤重的战马狂冲而来更可怕?龙卫军连这都能坦然面对,眼前这些个舞刀弄枪的鞑子根本是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