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喜悲同至

大明之崛起1646 天海山 2269 字 2024-04-23

一时间狭小的延平府府衙被挤得水泄不通。

直至过了申时,待众臣都已贺得差不多了准备离去,黄道周这才得空面见隆武。

他正要说些近来要紧的政事,便见有太监像丢了魂般慌忙跑了进来,扑通跪倒在地,看了眼立于一旁的黄道周和黄鸣俊,又看看隆武。

朱聿键道:“两位都是我股肱之臣,有何事快说!”

“陛下,闽北刚送来的急报!虏军兵分两路,一路朝江西广信府而去,另一路直扑福京,前锋图赖部已至仙霞关外!”

朱聿键大吃一惊,贼兵怎来得如此之快?衢州府难道是无人之地?!

黄鸣俊挥手让太监退下,对朱聿键拱手道:“圣上莫急。仙霞关守将施福虽是郑芝龙的人,但事关社稷安危,料他也不敢不尽力。仙霞险关,纵来十万大军,没有半年也休想攻破。”

一旁黄道周却想起了前些时候陈王的奏疏,他是内阁首辅,这些奏疏自是看过。他随即沉吟道:“陛下,陈王曾言仙霞关不稳。臣以为,陈王定是得到了什么消息,方才有此顾虑,当予重视才是。”

黄鸣俊也点头道:“臣也以为,御驾应早离闽地为上。陛下可从国姓将军之计,轻车西出杉关。”

黄道周闻言却摇头道:“不可。虏军既下广信,其目标定是杉关,万一贼先得关,圣驾危矣。”其实此时清军距离杉关还远,甚至还未入江西境,但在这个通讯不发达的时代,黄道周却根本无从得知这些信息,只能按最稳妥的方式谋划。

“陛下当南行汀州,入广东,再绕道江西方为万全之策!”

他说完,却见隆武一脸不情愿的样子,身旁黄鸣俊忙对他说了刁民拦驾,以及皇帝舍不得藏书,不愿轻车简从离去之事。

黄道周眉头大皱,心说都什么时候了还不舍得几本破书,但他却也不敢直接指责皇帝。

隆武的临时御书房外,道贺的官员们不知因何事爆发出一阵笑声,黄道周忽然抚掌道:“臣有一计,可助圣上脱身。”

朱琳渼详细看了破虏营的编制情况。他们用的编制方式像是承袭自戚家军,但为了能配合莫里斯方阵,也作出了一些调整。

总体来说全军近一万两千官兵,共分为了十一个营,每营由一名千总指挥。

一个营下又分为三个局,局下设三个司,司下设三个旗,旗下设三个队,每队12人。

其中每个司有近120人,正好和莫里斯方阵里的连建制相符。由龙卫军派至破虏营负责训练的军官和顾炎武研究之后,将主力步兵划分为铳兵司和长枪兵司。

另外由于破虏营的火铳种类较多,从十一钱的重型鸟铳,到六钱的中型鸟铳,再到三钱的鸟铳都在使用。所以每个铳兵司还细分了轻、中、重三种鸟铳队。

在组成方阵或横队的时候,这些司便是基本单位。在一个长枪兵司的两侧各放置半个铳兵司,依次排布组成整个作战阵型。

至于骑兵,由于破虏营马匹有限,仅有一个营外加一个局的骑兵,人马共1300左右。不过其中有一半是“铁豹子”铁大可的枪骑兵,战斗力倒是不弱,尤其是对上敌军骑兵,长枪比马刀的杀伤力要强不少。

编制方案应该说还是比较科学的,而且由于破虏营基本上是由从前的义军自治,朱琳渼也不愿过多置喙,只是交待甄真要严格操练。

如今破虏营士气很高,加上科学而严格的训练,足以胜任龙卫军的助手一职。

朱琳渼还打算等眼下战事结束后,再调破虏营的主要将领进入皇家军官学堂学习,兵增加他们的指导使配比,相信这支部队的战斗力还能有进一步提升。

完成整编的龙卫军和破虏营次日一早便踏上了征途,在他们前方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福京延平府南平县。

隆武的临时行宫。

朱聿键在院中焦急地来回踱步,加上天气开始转热,他额头上、脸上汗珠不断滚落而下。

片刻后,他干脆挽起了袖子,探头朝那间大屋的方向看去。

天至晌午,终于有宫女兴冲冲地跑了过来,离得老远便喊上了,“恭喜万岁,贺喜万岁,是个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