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棱堡

大明之崛起1646 天海山 2382 字 2024-04-23

外层是一座两丈多高,横截面为斜度很大的梯形的厚墙。

墙壁外侧用水泥加砖块筑成,最外面则砌了厚厚的一层水泥。其实等棱堡建成之后,水泥之外还要再糊一层虚土,用于减缓炮弹冲击力。

墙内侧以土石堆积夯实,用来提高墙体的稳定性。整个外墙厚达两丈,墙顶上还有一道沟槽,进行战斗时明军士兵可以藏身其中。

棱堡内层比外层高三成,坐落在一丈多高的土基上,与外层墙壁相距五六丈。

内层的墙面倾斜没有外层那么大,但设计有更多的火力点。同样用砖块和水泥砌成,不过由于水泥数量不足,并未在表面覆盖水泥层。

在棱堡遭遇敌军攻击时,斜度很大且极厚实的外层墙壁负责抵挡敌人的炮击。倾斜的表面可以造成炮弹向上滑跳,而坚硬的水泥表层用实心铁球也极难摧毁。

如果敌人拼着巨大伤亡越过棱堡四周的壕沟,爬上了外层墙壁。他们会看到里面还有一层防御,且布置了大量火铳、火炮。立于内墙的士兵很容易便能将外墙上的敌人消灭掉。

最要命的是,经过精心设计,整个棱堡绝对没有火力死角。

棱堡从上向下看是一个凹六边形。六边形的每一个姐姐都建有一座塔楼,敌人想从任何一个点攻击棱堡,都会受到至少两个塔楼上的交叉火力射击,从而使防守方的火力利用率高于普通的平面城防一倍以上。

要说棱堡的缺点,那便是造价高、建造麻烦。

这个时代的欧洲人也造了不少棱堡,但他们都是用巨大的石块修建的。采石、修整成方形、打磨,然后再垒起来,通常建一座棱堡至少要耗时一年以上。

但陈逸有了仙石粉这种利器,修建这样一座棱堡的用时和砖土城墙几乎相同,不惜人力的话一个月就能完工。

不过成本也同样极高,好在仙石粉是朱琳渼自己生产的,是以价格还算能接受。

六千清军俘虏被分为几十个“建筑队”,由明军监工,伴着隆隆炮响,于各处搭建木架、搅拌仙石粉、垒砖、挑土,日夜赶工,体力被压榨得干干净净。

对于这些残害大明百姓的叛国者、汉奸,万元吉的指令是:无需怜悯,死不足惜。

金声桓的心情非常差。比他最喜欢的小妾得急症死掉那次还要差百倍!

原本他在江西一路高歌猛进,洪大学士已为他上表请功,此番很可能得封江西提督职。

为此他还专门派高进库带了一万五千大军攻打抚州。只要拿下抚州,整个江西便只剩赣州一地还在明军手中,且他还能以三路大军对赣州形成合围之势。

届时他这个提督的位置自然是十拿九稳。

不料高进库败得那叫一个快,非但没拿下抚州,而且所率兵马全部折损,仅剩数百人逃回了建昌。

消息传到北京,加封他江西提督的事儿立刻化为泡影,甚至兵部还发文申饬了他一番。

这还不算,刚才明军那个什么陈州王竟派来使者,说俘虏了高进库手下十一名军官,要他出银子将这些人赎回去!

“赎个屁!”金声桓一脚将身旁的椅子踢翻,怒吼道,“丢了老子的一万五千大军,这些废物就算活着回来老子也要宰了他们喂狗!”

“去,把送信的先给我砍了!”

他话音未落,一名满脸横肉的高壮男子便慌忙挑帘进了军帐。这人脑后一根辫子白里泛黄,黄里发红,红中带黑,腮边还有两撮红色胡须,正是他的副将王得仁。就因为他这颜色斑杂的须发,还得了个“王杂毛”的外号。

王杂毛草草行了个礼,忙将金声桓拦住,“大哥,使不得啊。”

“什么使不得?!”

王得仁扫了眼门口的几名军官,压低声音道:“大哥麾下将官素知你待他们如兄弟一般,是以方会疆场效死。

“但若是大哥不救那几个被俘的军官,定会让众人觉得自己一条命在大哥眼里还没万两银子重,这心中怎能不寒?军中人心一散,再想聚起来就难了。

“我刚才听营中士卒都在议论此事,恐怕有人在存心张扬。大哥不如舍些银子,就当收拢人心了。”

金声桓闻言也是一愣,立刻便想明白了其中利害,余光望见帐外等着向他汇报事宜的军官,又想起冯君瑞也算是一员猛将,于是刻意高声道:“不就是要些银子吗?我金声桓的人,命值千万!

“去告诉那陈什么王,让他马上放了冯君瑞他们。些许银子老子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