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十章

六八八人民币买来的小吃车,在上午被两人好好拾掇了一番,红底黄字的“鸡蛋灌饼三块,烤肠一块五”等等都被遮盖起来,换上两人做好的“新衣服”。

只见街道中独独这辆小吃车风雅精致,车顶右侧的横杆上挂着一串剔透精巧的小灯笼,车顶三个正楷字“浣溪居”写得颇有风骨,下面则是连笙画的夕阳照水图,潋滟生光,水霞一色。

最吸引人目光的是摊主是两个盘正条顺的小姑娘,穿起汉服来更是一举一动都颇有风致,教人不知不觉就看了过去,苏婵的唐代仕女妆讨喜又好玩儿,不少人路过,都忍不住逗她几句。

“小姑娘,多大了啊,还在读高中吗?”

“小姑娘有男朋友吗,要不要给你介绍个啊?”

苏婵:“……”

连笙此时庆幸自己带着席帽,不然她脸黑得恐怕能把顾客都吓跑。

她怨念地瞥了一眼身边的小可爱,脚下偷偷往苏婵的方向挪了几步,两人微微轻晃的褶裙碰撞在一起,连笙这才满意了几分,继续做一个合格的小推车摊贩。

她默念着顾客是上帝,凭着扎实的演技笑吟吟道:“大哥我们这儿有油泼面、桂花栗粉糕、珍珠翡翠圆子……要不要尝尝看?”

她话没说完,连笙便掀起木质的盖子,苏婵所制油泼面奇异浓厚的香味,没有人能招架得住,很快摊子旁边就挤满了人,连悄悄在暗处录制的摄像师大哥,都宣称自己为了拍摄近景,排了老长的队,才买着那份油泼面,顺带还打包了一大袋香软清甜的糕点才走。

刚落脚的游客:“这是你们的特色小吃吗?不知道别的地方还有没有,想多订几份。”

旁边的连笙便十分尽责地将印好的宣传册分发出去,她声音清脆悦耳,周边的人都听得一清二楚。

连笙:“这是我们浣溪居新试的早点,推出来试试口味合不合大家意。”

游客接过那份漂亮得想让人收藏起来的宣传单,问道:“浣溪居,是附近的饭店吗?”

连笙:“我们是浣花巷口新开的温泉民宿,这些都是赠送给顾客泡温泉前后的茶点。”

周边闲逛的游客,甚至居住此地的居民,都忍不住前来拿一份宣传册,展开慢慢看,里面的民宿规格、地址、电话、餐点、价格都写得一清二楚,不必再浪费两人口舌了。

尤其是附赠茶点,连笙特别坏心眼地将拍摄的照片印在宣传册上,光是色泽摆盘,就足够让人食指大动。

当天晚上,民宿内便收到了好几个订单电话。

苏婵累得手指都不想动了,趴在沙发上懒洋洋道:“我还以为会有无数个订单哗啦啦地飞向我们呢,到现在才……”

她停下来数了数,勾着手指头在连笙面前用力晃了晃:“才七个!”

连笙笑着握住她乱晃的手,一边安慰她,一边趁机摸小手。

“七个不算少了,我们一共才九个房间,他们一人住几天,人太多也住不下的。”

“而且这样宣传终归受众太小,那些游客大多数都订好了宾馆,没订好的查一查我们的口碑,全新的民宿,没有信赖保障,许多人也不大敢来。”

她瞥了眼身后亮着红光的摄像机,倾身靠近,薄唇贴近苏婵的耳朵,字句中都带着喷发的热气,小声告诉苏婵:“我们是第一个有订单的民宿。”

苏婵眼睛一亮,差点从沙发上跳起来:“真的?”

连笙点点头:“嗯。”

苏婵也瞧见那台离两人不远,正录制着的摄像机,也学着连笙的样子,在连笙耳边小声道:“你怎么知道的?”

连笙的嘴唇差点要贴到苏婵的耳垂上,她吐出两个字:“交际。”

苏婵一愣,既而眉眼弯弯道:“你真厉害。”

连笙笑而不语。

其实她不擅长和别人交际,媒体私下里经常吐槽她是最难采访的艺人,她觉得这是没必要而且浪费时间的事。

然而这一切原则碰到苏婵都土崩瓦解。

她不会和人交流,唯独面对苏婵,健谈得不行。

她不喜欢和人交际,但这件事一旦和苏婵有关,所有的“不喜欢”就变成了“值得”。

她俩跟小朋友似的,轻声细语,你说一句我说一句,都要在对方耳边小声地悄悄说,并对这种交流方式乐此不疲。

然而在旁人眼里宛如一对热恋小情侣……

导演组看着监控器,两人你侬我侬,甜甜蜜蜜的样子:“???”

这一定是假的连笙和苏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