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北京风云

吴铁雄见后大为感动,拿着瓷碗乘了凉水,对韩百航郑重其事的说道:“韩兄弟,你做事讲究,我交定你这个兄弟了,以水代酒敬你一个。”

“请。”

韩百航也不含糊,同样用白水当酒,仰面咕咚咕咚的干掉,至此,两人交情日深,平日里常切磋武艺,以兄弟相称。

日子如流水过去,就当韩百航熟悉了军营生活,快要忘记直皖大战这回事的时候,一天训练结束后,团部召集连以上军官开会,连长周黑子傍晚才回来,回来后把几个排长和韩百航叫

第二天清早,天刚蒙蒙亮,韩百航所在的团作为先头部队,登上闷罐车厢,在吭哧吭哧的火车声中,移防直隶。

……

一列铁甲车头的军列从关外方向缓缓驶入了北京正阳门车站,蒸汽弥漫间,车站月台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站满了身穿黄斜纹布军装的士兵,这些士兵皆配日式的竖肩章,手持清一色的日式三八步枪,正是全日械的西北边防军,前身是为欧战编练的参战军,一个个挺直了腰板,尽力的表现出了精兵强将的味道。

在这些士兵之外,月台上站满了将星熠熠的将领,将领们众星拱月的围着一人,正是西北筹边使徐树铮,自打民国八年收复外蒙后,他在国内的声誉一时无两,得到了南海圣人康有为的盛赞:“其雄略足以横一世,其霸气足以隘九州,其才兼乎文武……”

能得到如此评价的人,全民国就此一人了。

在徐树铮身后,是一队金光闪闪的军乐队,等列车停稳后,等列车挺稳后,车轮的蒸汽大团的向外冒着,军乐长猛然举高指挥棒,奏响了北洋陆军乐。

伴着激昂的军乐声,列车门打开,走下一队身穿土黄色军装,戴着和日本关东军样式大檐帽的士兵,这些士兵都是身材魁梧的汉子,一个个身手矫捷,迅速的占据了车站的有利地形。若非亮出的旗帜是五色旗,怕是会被北京百姓误以为八国联军又打入京城了。

列车门旁围站了两个膀大腰圆的护兵,护兵目光咄咄的扫视了一圈,中气十足的齐声大喝:“东三省巡阅使,盛武上将军驾到!”

随着这一声大喝,站在月台上的将领们神情一凛,徐树铮整了整军装,向前迈出了一步,准备迎接这位足以影响国内局势的大人物的出场。

{}无弹窗第十章北京风云

很快,从外面跑过来一队的宪兵,宪兵胳膊上缠着红袖章,背后插着大刀,径直奔着韩百航和吴铁雄而来,在场也只有他们俩衣衫不整、灰头土脑像闹事的。

“谁在打架?”

宪兵队长黑着一张脸,凌厉的目光扫过韩百航,又落在吴铁雄的身上,呵斥道:“又是你小子,这个月第三回了,你小子皮又痒痒了是不是?”

韩百航一听这语气,就知吴铁雄犯在宪兵队长的手里的事情多了,便瞅了一眼吴铁雄。

吴铁雄在宪兵队长的面前显然紧张的很,偷瞄了韩百航一眼,憨笑的摸了摸脑袋,喊冤道:“哪能呀,长官,俺们只是切磋一下功夫。”

“没错!”

韩百航看懂了吴铁雄的眼神,迟疑了片刻,忙装出一副和吴铁雄很熟识的样子,义愤填膺的骂道:“他娘的,哪个王八蛋告我们的刁状。”

他可不傻,第三师军法严苛,凡军营寻衅殴斗,无论对错,双方先打二十军棍,而后再惩处启衅者三十军棍,关禁闭一周。他虽看不惯吴铁雄恃强凌弱,可也不愿因此事触军法的霉头,自然要把自己撇的干干净净。

他也有自己的考虑,正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尤其在军伍中,后者极有可能会在战场上打他黑枪,不可不防。

况且他初入第三师,在军中根基尚浅,正需要多多结识朋友,盲目树敌是愚蠢举动,倒不如化敌为友,多个朋友多条路,因此他才配合吴铁雄圆了话。

果然,吴铁雄听到韩百航的话,明显的松了口气,向韩百航投来了感激的眼神,即便吴铁雄是第三师的刺头,可军棍的滋味也不好受,师长吴佩孚治军效仿戚继光,军法最是严苛无情,似他这种屡犯的人,往往吃军棍最是结实,即便他有一身横列功夫也吃架不住。

“没有就好!”

宪兵队长心里明镜似得,他在部队里自然有眼线,知道事情的经过,但眼下双方口径一致,好在他也无意做恶人追究到底,便警告了两人几句,就带队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