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按规矩办事

绝品败家系统 梅子酒 3165 字 2024-04-22

你古玩店想要玩套路以表真诚,但你也得承担后果。

这一行并不是没有高手,在决定空手套白狼之前,就得做好承担风险的准备。

“我不会赔钱,因为这是赝品,这是你们古玩店制定的规则,赝品砸了不赔钱,难道不是吗?”吴良反问。

“先生,你又如何证明,这就是赝品呢?你能给个依据吗?如果不能证明这就是赝品,那就必须赔钱了。”美女店员据理力争。“这掐丝珐琅,落款有问题,这只珐琅彩瓶的瓶身上绘有西洋风景,说明这是清代嘉庆、道光以后的东西,嘉庆、道光年间的瓷器落款特点是稚拙笨重,但这件掐丝珐琅的底款则略显秀气,仅凭这两种事物

的不吻合,我便敢断定这就是赝品。”

吴良鉴定这样一件东西,简直易如反掌。

甚至他不用鉴宝术,也能看得出来不是真东西,久而久之他的鉴宝术已经很熟练,许多鉴宝的技巧他已经烂熟于心。

这时,美女店员沉默了,她一个外行,根本插不上嘴,不知该如何应对,可以说她被吴良给绕晕了。

“小妹妹,我不为难你,看得出来,你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外行,你把你们店长叫过来,我来和他谈。”吴良说道。

这时,美女店员也意识到,若是继续跟吴良纠缠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毕竟周围还有其他顾客。

吴良也不想跟一个外行继续磨叽,跟她说什么都不懂,何苦浪费时间呢!

不多时,美女店员便把这家古玩店的店长请了过来。

店长在了解情况之后,意味深长的看了吴良一眼,心中有一丝诧异,又有一丝疑惑。

那只清代掐丝珐琅瓶到底是不是赝品,当店长的自然了解。

在开业之前,店长就意识到,可能会发生现在这种情况,因为他本来就是干着挂羊头卖狗肉的买卖。

他也明白,虽然如今懂行的人越来越少,可总会遇到行家,来来往往这么多客人,总有那么一两个识货。

况且,这件掐丝珐琅瓶的缺陷并不是很难鉴别,有中等眼力的收藏者基本上就能分辨出真伪。

店长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他比女店员要淡定许多。

本着不继续扩大负面影响的意思,店长决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于是,店长微笑着对吴良说道:“这位先生,首先我为您赔个不是,这确实是我们古玩店的疏忽,您也知道,这一行难免有打眼的时候,店里那么多古玩,也难免会有几件赝品,您就见怪不怪了,不过我们

店也会信守承诺,说到做到,只要是赝品,随便你处置。”

店长既然能说出这种话,说明他对某些高仿精仿的赝品,很有信心很有底气。

店里有三分之一藏品,都是精仿货,除非行业里的顶尖专家,才不会打眼。

吴良点点头,表示赞同。

反正按规矩办事,既然对方承认了,那就不再追究。

店长松了口气,然后转身就准备走。

可是,就在这一刻,却听到另一件古玩被摔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他猛然间回头,发现竟是一件汝窑提梁茶壶!

“好了,你可以退下了,我自己逛逛。”

吴良对美女店员说道。

“好的先生,有什么需要帮助的,随时喊我哦。”美女店员回答。

随后,吴良就开始在这家古玩店里寻找赝品。

鉴宝术立刻开启,吴良的双眼,一一扫过那些古玩。

其实,现在许多古玩店都玩套路。

谁说古玩店里都是真品?实际上大部分都是赝品。

自从三十年前,市面上就很少见到真品了,特别是稀有的宝贝,更加少见。

现在可别指望着逛地摊淘古玩,能淘到好东西堪比大海捞针。

某些鉴宝节目,比较扯淡,为了节目效果,什么逛地摊捡到元青花,什么农民刨地刨出金佛像,其实是为了节目效果而故意编故事渲染。

在建国初期,或者六七十年代,刨地刨出金佛像的事情或许存在,但在当今社会,连古墓里都让盗墓贼翻了个遍,更别说田地里了。

至于古玩店,那就更是大海捞针,难如登天。

这里面的猫腻,只有经营者才懂,十件中掺七件假的。

并且,吴良刚进店就觉得不对劲儿。

即便是新店开业,也不应该雇美女销售。

各行有各行的规矩,隔行如隔山,外人看不到这么细致。

但是,瞒不过吴良的这双眼睛。

与其他行业不同,凡是专营老货的古玩店,经营者不会雇佣销售员跟客户主动搭话。

店员即便不是业内资深专家,也得是个行里人。

他们一般是跟着客人的眼睛走,观察客人喜欢哪类东西,默默评估客人的鉴赏水平,和内行程度,然后等待客人提出问题进行交流。

通常猫腻很大的古玩店,才会聘请销售员主动搭话,还特么是个姿色可以的美女,这样做的目的,是起到推销的作用。

当吴良跟那个美女店员打过招呼之后,美女店员就不再管他,而是去招徕其他顾客了。

这很显然不是个正经古玩店,至少不是个专业的古玩店,搞得像是个卖化妆品和洗化产品的。

吴良心想,系统果然没错。

这家新开的古玩店有问题,不过也算是来对地方了。

既然如此,那就按照古玩店门口写着规则,来为民除害。

这时,吴良的双眼,扫过一只掐丝珐琅瓶,举起来就往地上一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