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砸还是不砸?

绝品败家系统 梅子酒 2519 字 2024-04-22

吴良与林正德之间,起了争执,除了钱名举之外,其他几位节目组邀请的专家,也都纷纷站队林正德,他们与林正德持有相同的观点。

节目主持人感到很为难,到底应该选择相信谁呢。

一边是古玩圈资历颇深的老专家,一边是后起之秀吴良。

其实,主持人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如果真要让他做出一个选择的话,他会选择站队林正德等这几位老专家,只因老专家在圈内摸爬滚打好些年,经验更多,眼力更好。

但是,理性思维又告诉他,他不能立刻选择站队。

毕竟是节目主持人,要尽量的保持公正,不能得罪人。

故此,主持人又将目光移向了一直都没有开口说话的钱名举。

钱名举在古玩圈的名气,与林正德齐名,甚至在口碑上还要略胜林正德。

望着紧皱眉头的钱名举,主持人问道:“钱先生,请讲讲您的见解吧,这只盘子,到底是不是宋代定窑的瓷器?是不是传说中的倒扣芒茬呢?”

这是钱名举在鉴宝时少有的皱眉头,因为他也遇到了难题。

宋代定窑白瓷倒扣芒茬的覆烧工艺十分复杂,对工艺的要求很高,本来在古代就是稀罕物件,流传到现在更是存世量极少。

没有实物的参照,钱名举着实不敢妄下定论。

“容我再想想,这只盘子,亦假亦真,说实话,这次我真的有些拿捏不准了。”

还是钱名举老爷子比较诚实,拿捏不定就是拿捏不定,并不会掩饰,不像林正德等人。

其实,林正德等人也说不准,只是不想让台下观众认为他们水平不行,这才欲盖弥彰,管他真假,他们在乎的是自己的名声。

等拿小锤子把这只盘子哐啷一砸,随着一声清脆,盘子碎掉,就无从对证。“师兄,这么快就忘记师父教给我们的口诀了?唐定色灰宋发黄,宋时泪滴灰点唐。南宋生硬北唐轻,黑定无色暗点藏。浮亮釉层脱不匀,釉面可见蝇翅纹。气泡两层下层小,水泡在上鱼籽匀。釉像油漆下

干泡,鉴别定窑眼有神。师兄,这些难道你都忘记了吗?”林正德面目阴沉,对大家说道:“赝品,该砸!”

一位古玩界老专家直言道:“宋代定窑的倒扣芒茬,极其罕见,依我看,这件东西,不像是真品。”

另一位专家也说道:“如今,定窑的东西可不多见了,自从我十年前见过一只宋代定窑海碗,也是倒扣芒茬,口沿儿没镶着金边儿,那还是在佳士得拍卖会上见到的。”

林正德这时也发表了见解,说道:“年轻人还是嫩点,不知道这定窑的倒扣芒茬存世量极少,连国家博物馆里都找不出几件来,你真当这还是古代那时候?依我看啊,绝对是赝品,毫无疑问,该砸!”

听话听音,林正德字里行间,依然是针对吴良。

明眼人都瞧得出来,林正德看吴良不顺眼。

可是林正德在古玩圈的身份地位很高,一般人还真不敢轻易招惹。

当这位藏友见专家们判定这是赝品,要进行砸赝品的环节,他一下子慌了。

“别,别啊,各位老师,各位专家,看清楚了吗?这可是我用市中心的一套房子换来的,我感觉它就是真东西,老东西!”

如今华都市中心的一套房子,最便宜的也得两千万了。

可以说,这要是砸掉,普通人可真心无法承受。

“这位藏友,你怎么就知道这是真品呢?”林正德反问。

“我拿房子换来的,而且对方是我的一个老朋友,他的祖上是开典当行的,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就把这盘流传了下来,他急用钱,而我又酷爱这一行,所以就卖掉房子拿下了。”

藏友很相信他的老朋友,认为老朋友不会坑他。而林正德却笑道:“这位藏友,你的心可真大,难道老朋友就不会坑人吗?据我所知,有些人专门找熟人下手,实话告诉你,像这样的物件儿,要么是绝世珍宝,要么就是精仿的赝品,我估摸着,你那套市

中心的房子,白打了水漂。”

当这位藏友听林正德这么一说,顿时汗如雨下。

市中心的房子,而且还是130多平的,没有两千万绝对拿不下!

“林……林先生,您没有搞错吧?您说话可得负责啊!”

藏友心脏病都要犯了,不过还好没有直接晕过去。

“我骗你也没有意思,更何况我身为古玩界的资深专家,不会走眼,说实话如果这件东西是真的你就赚大了,但很遗憾在我看来是个赝品。”林正德再次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