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神秘物件

绝品败家系统 梅子酒 2497 字 2024-04-22

吴良的鉴宝术,除了在鉴别有灵性的宝物之外,都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无论是商周时期,还是大汶口的新石器时代,吴良都能确保不会失误。

此刻,主持人问道:“吴良先生,您再说说这件仿宣德青花大碗的价值吧,这位藏友十年前花二十万块买下来,是否值得呢?”吴良如实说道:“就收藏来说,到底有多大价值,没有评判的标准,有时候收藏就是一种兴趣爱好,和一种精神追求。当然,如果要说物质金钱价值,这只清朝仿明代宣德青花大碗价格还算合适,应该是小

赚,同类型的物件儿,有件拍到了六十万的价格,你这件差不多价值五十万,但由于你是十年前二十万买的,十年前的二十万,价值肯定比现在的二十万大,所以综合来说,这件东西算是小小的赚一笔。”

吴良话音刚落,其他几位鉴宝老专家,都纷纷点头致意。

这些举动,台下的观众们都看在眼里,也明白这是老专家们对吴良的分析表示赞同。

这也证明,吴良绝不是靠着关系走上了节目舞台。

主持人微笑道:“吴良先生讲解的十分仔细,也很明了,按照规则,这件藏品是赝品中的真品,严格来说是康乾时期的作品,不是现代仿品,所以不会被砸。”

随后,主持人又问藏友,“先生,您觉得亏吗?”“哈哈,亏不亏不知道,总的来说有些惊险吧,本来十年前可以拿着二十万搞个小投资,在老家三线城市买套房子估计也比收藏这个青花大碗要赚得多,不过收藏是种兴趣,就如吴良先生说的,收藏的价值

不能一概而论,要看自己追求的是什么。”

这位藏友的心态很好,同样也可以看出这个是明事理的人,不是为了追求金钱而盲目扎进古玩的深潭中。

投资需谨慎,收藏有风险,不是所有人都有一个好心态。

送走了这位藏友,紧接着又迎来了一个新藏友。

只见,这个藏友抱着一个香炉,小心翼翼,表情谨慎,迈着缓慢的小步子走上台。

看样子,这位藏友对待藏品,十分小心谨慎,生怕脚下一滑摔在地上。

这只香炉,不是铜炉,而是青花瓷炉,基本上一摔就碎。这位藏友介绍道:“各位专家好,主持人好,这件青花香炉,是我在九十年代中期,从一位老朋友手上转过来的,当时用了半生的积蓄,换来这么一件青花香炉,说实话,来之前包括现在,心情都非常忐忑,请各位专家,来给我解解惑。”

藏友已经与节目组官方签订协议,如果是赝品,那就按照规定砸掉。

决定是否要砸,还得看这些负责鉴赏的资深专家。

不知是为了节目效果,还是各位老专家想试试吴良的本事。

老专家们在观察了这个宣德青花大碗之后,又将宣德青花大碗,推给了吴良,让吴良鉴定。

估摸着是这些老专家,感觉吴良这么难年轻就与他们平起平坐,有些炒作的嫌疑,心中不服。

别说是那些老专家了,就连现场台下的观众们,也都想看一看,吴良这个最年轻的古玩鉴定专家到底有何能耐。

众人是什么意思,吴良岂会看不出来。

他微笑着拿过那只宣德青花大碗,只是看了看底下的款识,就瞬间有了答案。

“这东西不对,不是宣德时期的东西,是后代仿的,但是清朝康乾时期仿的,也有一定价值。”

吴良没有犹豫,脱口而出。

众位老专家脸上的神色,皆是微微一变。

只因吴良脱口而出,这速度让众位老专家认为吴良眼力可以啊。

这时,林正德突然开口,“继续说啊,众位前辈考考你,你就讲讲,这件东西为什么会是仿品,而且为什么是康乾时期的仿品。”

林正德对待吴良,那是深入骨髓的深仇大恨,只要让他找到机会,就会使劲儿的给吴良制造障碍,只要吴良偶一丁点儿不顺,他就开心。

吴良嘴角轻扬,淡淡一笑。

这种问题,根本难不倒他。

“林正德,你我都是节目组邀请来的专家,我理应与你们平起平坐,又何必说出要考我的话呢,谁考谁还不一定。”随即,吴良开始讲解,“这个宣德青花大碗,碗底的款识,‘德’字多了一横,是后代仿的,为了不以假乱真,落款上都得加上这么一笔,如果是真正的宣德,不带这一横,并且在康乾时期,这种仿品出现的比较多,也有当时的工艺特征,清朝的康雍乾时期,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加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这一时期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这就是康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