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他就是充当和事佬的角色。
“李老,杨老,依我看,您两位前辈势均力敌,难分伯仲,而这太师椅有一对,要不就个人得一把,怎样?”
赵磊虽然是古聚斋的馆主,但同样也是这次主办方人员,若是李杨老二继续僵持下去,就会拖时间,并且影响后续其他藏品的拍卖。
于情于理,赵磊都不得不想办法解决这件事。
其实,李金铭和杨博就等着赵磊说这句话呢,他们二人也想找个台阶下。
只不过,他们二人并没有直接同意,而是皱眉深思。
这时,9527又问吴良:“主人,我觉得赵磊这是在给李杨二人台阶下呢,这俩老家伙却不知好歹,葫芦里到底卖的啥药啊?”“嘿嘿,这你就不懂了吧,越是老人在乎的东西越多,尤其是这种圈子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俩求之不得赵磊给的台阶,只不过在别人面前要装作很难为情的样子,这样才能让人以为是不得已才同意把太师
椅拆分开来拍卖,说白了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吴良对9527解释。
9527在正式入行之前,在山中进行封闭训练,所以不怎么接触现实中的人和事。
而吴良虽然二十出头的年纪,却也经历了不少人情冷暖,已经是老油条一个了。
听了吴良一番解释,9527感慨道:“这两个老家伙真虚伪!”
“你是没见过比这还虚伪的人,行了,看戏吧,俩老家伙差不多也该收场了。”
谈话间,杨博笑道率先发表了意见,表示可以把黄花梨木太师椅分开。
而紧随其后,李金铭也同意各取一把太师椅。
刚才竞拍价达到了两亿零两百万,这下李金铭和杨博分别均摊一亿零一百万。
李杨两家,各得一把太师椅,各自支付一亿零一百万,赢了面子又得了宝贝,看起来算是双赢的结果。
然而,在吴良看来,就是俩冤大头,有他们后悔的那一天。
杨博得到其中的一把太师椅后,神情激动,十分得意,好似眉毛都要飞起来了。
在围观者中,一部分人看着杨博和李金铭都如愿以偿,羡慕的不得了。
把吴良视为敌人的李牧之,大有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
那股子神气劲儿,就差在吴良面前手舞足蹈了。
吴良用看傻子的眼神,看了李牧之一眼,随后就招呼身边的9527,“该回了,好困。”
“好的,主人。”9527点头致意。
吴良打了个哈欠,心想,这个时候浅浅已经洗白白,有点想念浅浅身上沐浴露的清香了。
站起身来,吴良对刘山打招呼道:“刘总,你先瞧着,我要回家休息了。”
刘山点头致意:“好的小吴,慢走。”
这时,9527一把推开挡在吴良面前一个男士,为吴良开道。
本来那个男士想骂几句,但转念一想,偷偷口嗨几句也就罢了,当面咒骂可没那个胆量,毕竟人家是省城公认的败家子,如今名气已然盖过省城三少,惹了只会给自己找麻烦。
由9527开道,吴良很快就穿过拥挤的人群,来到古聚斋的门口。
吴良在拍卖会上拍的古玩,会由主办方亲自送上家门,吴良不必操心。
这时,却有个老头从人群中跌跌撞撞追了上来,差点一口气上不来给噎死。
“小吴先生请留步,我有一幅画,给瞧瞧呗。”
吴良转身一看,原来是陈伯清这老头。
很难想象,一个老教授,而且还是省文物局的副局长,竟然丝毫不摆架子。
能够让陈伯清如此殷切的人,恐怕在省城也就只有吴良了。
在慈善拍卖会开始之前,陈伯清就曾经说过看东西这事,吴良也不想食言。
既然陈伯清敢请他掌眼,说明信任他。
况且鉴宝术距离失效,还有十分钟,时间足够用了。
“陈老,拿来吧。”吴良对陈伯清说。
随即,陈伯清就递过来一个画轴。
吴良展开一看,快速扫过一眼,当即说道:“好好留着吧,张大千真迹。”
“这……这就完事了?”陈伯清一脸懵逼,以为吴良在敷衍他。
“不然呢?”
“这也太快了吧!”
“快,不代表不准,张大千真迹无疑,如果你想转让,可以卖给我,我家卫生间还缺幅画。”
吴良的回答,简单粗暴。
把张大千的真迹,挂在洗手间?你以为你家卫生间是博物馆啊?”
陈伯清愣在原地,竟是无言以对,只能目送吴良远去。
对于吴良来说,本次慈善拍卖会,算是结束了。
他收获了一块“破抹布”和一张“桌垫”。
当然,不得不提,本次晚会还诞生了两个冤大头。
吴良本以为,这俩冤大头会消停一段时间。
却不曾想,才过去短短两天时间,杨博就大张旗鼓的举办私人藏品展览。
美其名曰“展览”,其实就是显摆他这么多年来的古玩藏品,尤其是近日刚刚得到的那把明代海南黄花梨木太师椅。
到时,还邀请了华都文物研究所的真正权威的专家前来。据说,在文物界赫赫有名的钱名举老人,也在受邀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