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页

村长是无论如何也不信的。如今却不然,他心中万般庆幸,最后关头选择相信俞进士。

“这样吧,大家劳累一些,先紧着把家园建起来。至于饭食,大家把囤起来的粮食凑一凑,近段时日只能先吃大锅饭。待到你们家园建成前,女人和孩子们先将就着在老朽和俞进士家挤一挤,好歹能御寒。”

身为村长,理当成为表率。

村长看似安排得头头是道,殊不知,这全是俞进士父子俩早先做好的打算。

如今正值阳春三月,本就雨水多发,偏生今年又倒春寒,还碰上天灾,简直不给人活路。

好在俞进士有先见之明,早早将宅子改建为石头房。当初提议往磊石山造避难处的也是俞进士父子,避难处并不影响生活,且有备无患,故而当时他并未出言反对。

俞进士家当初宅子改建时,他亲眼所见,他们连细微之处也不放过,一切以稳固为优先考量。

那会儿他曾笑言俞进士忧思过多。

当石头房终于建成,眼见它气派的模样,村长便忍不住动起心思。正好手上有余钱,便将自家宅子也改建一番。

结果不言而喻,俞进士的思量是正确的,今次便能享有它的益处。

严格说起来,俞进士父子俩可是整个关丘渔村的救命恩人啊!若非他们不厌其烦登门造访并再三劝解,这场灾祸是怎么也避不开的。

经此一事,村长默默下定决心:日后无论俞进士再有什么打算,他绝无二话!

俞进士无论学识还是远见,皆不是他们所能比拟的,他在村中威望颇高。

奇的是,他本该前途似锦,却偏偏选择在小镇的私塾里当夫子。也正因此,麻婆没少闹腾,最后便将所有过错归咎于长媳身上,怪说俞进士是因娶了她才不思进取。

因着村长的安排并无不妥之处,村人们家都没了,哪儿还敢有什么穷讲究,当即便下山去忙活,只余下几名妇人将大家伙囤起来的粮食聚到一处,待会儿一并拿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