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知客,连对餐饮业都了解一二呢,因他们经营罗汉斋的对外事宜,也由他负责接洽。
像他们南山寺,别看罗汉斋生意火爆,要吃都得预订,但盈利能力是有上限的。
每天只能接待这么多桌,一天也就中饭晚饭两顿营业,所以也就最多赚那么多钱,这是有天花板存在的。
他们又不能像俗世的餐厅一样,向外扩张,开连锁搞加盟,还上市融资。
他们南山寺说是出名,但也只是在本地出名。
就是“南山寺”这个名字,全国也不知道有多少寺庙都这么叫,他们只是其中之一,甚至排不上“南山寺”中的前三。
一方面是因为规模不够大,占地面积也不够大,缺少当代名气大的在世高僧。
另一方面嘛,其他南山寺,很多都坐落于一线大城市,又或者知名旅游城市,能沾上游客众多的光。
可本市呢,是个各方面都寻常的普通城市,虽然政府也一直想大力发展旅游业,吸引游客,但奈何没什么全国知名的景点。
是有山有水,有湖有庙,但全国一多半的城市也都有啊!
只靠本地市民,门票收入都是日渐下滑的趋势,只有节假日好一些。
而且现任住持最希望的,那就是打开知名度,宣传本寺,至少能从众多的“南山寺”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提到南山寺时,就第一个想到的庙宇!
这位慈眉善目的知客,笑眯眯地,答应道:“劳烦施主出借场地,让我寺弟子感悟前辈高僧的遗泽。”
“施主提到的拍照宣传事宜,待我回去与主持汇报,再与施主沟通。”
钟悠悠送走了二位和尚,下午就接到了知客的电话通知,住持答应了,但是细节上还需要沟通。
比如住持还是比较矜持的,不希望本寺主动跳出去宣传,惹来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