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锦衣泪+番外 书自清 842 字 2022-11-07

作者着眼明末万历年间,以细致精道的描写铺陈开一幅全景式的历史画卷,还原了一个相当逼真的明末世界,使读者沉浸其中。精心构思的剧情以不疾不徐的节奏一点点推展而开,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而文中虚构人物与真实历史人物交杂,严谨的考据与巧妙的安排使历史人物与事件无缝接入剧情之中,分外精彩,当属历史题材文之佳品。

第1章

大明万历二十年,二月廿八,酉初。

暮夜,北风卷起漫天飞雪,苍茫大地一片萧白。

两个牵着马匹的人影穿透雪幕,出现在京城西北郊门头沟西的山坳夹道之上。他们戴着斗笠,披着蓑衣,脚下麂皮靴踩着泥泞的山道,深一脚浅一脚艰难前行。眼前飞雪漫天,再往前的山道已被冰封,暮色沉沉,可视范围已降到最低。为首那人停住脚步,望了一眼左手侧的山峦,对身后的同伴高声喝了一句:

“十三!不能再往前走了,等明儿雪停了再走罢!咱们先上山,今晚到庙里借宿。”这是个嗓音粗豪的汉子,一口京城口音的官话。

身后那个被唤作“十三”的人没有答话,只是举起右拳敲了一下左肩,便算作回答。为首那人得到他的肯定答复,便率先牵马上山,“十三”则紧随其后。

他们上的这座山名唤妙峰山,山上有一座惠济祠,民间俗称“娘娘庙”,据说始建于辽金时期,后毁于战火,前朝翻修过一次,后又被焚毁,直到永乐年间才重新翻修。庙里主祀碧霞元君,合该是个道家观宇,但却儒释道不分家,各路神明全都有香火供奉。二人牵马至山门殿外,殿门紧闭,“十三”牵马,走去拴于山门殿旁的套马石桩上。那为首汉子则前去拍门:

“有人吗?我们过路,雪太大走不动,借宿一宿!”

初时无人应门,拍了许久,才终于听得门闩拉开的声响。彼时“十三”已栓好马,来到汉子的身边,二人并肩而立,满身的白雪抖落在门槛外。

门开了一道缝,一位发髻胡须花白稀疏的老道士探头而出,昏花的老眼打量着门口立着的两个人。为首的汉子目测身高超六尺,魁梧雄壮,虬髯满面,浓眉怒目,好似金刚。他身侧的男子身高比之巨汉要矮上一头,块头也不及巨汉魁梧,颇显纤瘦。但也是个身材颀长,挺拔若青松的好男儿。但吓人的是,这男子面上戴着一个可怕的铁面具,面具从耳根延展至下颌,只遮住他下半张容颜,其上铸刻出佛教传说中阿修罗的鬼口獠牙,颇为骇人。而他的上半张面孔遮掩在斗笠之下,夜色中一时观望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