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知剧评:活在炒作和营销里的苏婵凭什么扛起一部电视剧的收视率除了粉丝有谁认识她没有国民度的流量和网红也没什么区别,真正会坐在点时间前看剧的大叔大妈根本不会买这种网红的账。电视台可不傻,不像粉丝活在吹嘘的梦里。】
这话说的太过分,原本安静的"馋卷儿"们都忍不住了,气势汹汹地和他互怼,回到好友圈却一个个都卸下虚张声势的面孔,顾虑重重地担心起来。
那人话虽说的难听,却也不无道理,电视台抢着买的剧,主角往往是那些以往有爆剧,是电视上的熟面孔,上至爷爷奶奶,下至幼儿园小朋友都能说名字的演员。
这样的主角自带收视率底盘,不是网络上如浪潮一般的流量热度,而是日复一复、年复一年打下的扎实国民度。
从前苏婵演的都是电影,按粉丝的话来说,和电视圈“有壁”,一层厚厚的壁。
这层壁让电视剧圈的人挤破了头也进不了电影圈,但同时,也让电影圈的演员“下凡”拍电视剧,常常水土不服。
苏婵倒不知道网络上闹了这么一出,明天就正式复工了,今天一整天她都忙着和连笙一起包饺子,这会儿饺子出了锅,热气腾腾的,厨房到客厅都能闻到一股鲜香。
连笙将碗筷摆好,转身入厨房,便看见苏婵在准备蘸酱,褐色的酱汁在灯光照射下荡漾出一种奇异的光泽,深深浅浅的酱汁,盛在不同的白色小碟中,素手捏着小汤匙轻轻搅拌,瓷器碰撞出轻微好听的声响。
连笙愣了一秒,忍不住轻笑。
在业内她有个很响亮的外号,叫“剧本扫描仪”,再无论是大段争吵的现代剧台词,还是晦涩复杂的古装剧台词,她扫一眼就能记个大概。每当剧组其他同事背剧本背到秃头的时候,就是连笙最拉仇恨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