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既然是运算和信息处理,就会有像计算机那样的信息处理中心吧?”

陈愚之点点头,道:“没错。”

“菌丝是网状的,那么就会有各个网络节点,这些网络节点处应该是处理信息最多的地方吧?”池小闲推测道。

陈愚之再次点点头,心跳忽然有些快起来,隐隐感觉到什么东西就要呼之欲出了。

“所以并不需要让所有菌丝里的信息处理都停止,只要找到运算量最大的网络节点,切断这个节点的信息流。一旦信息的总运算量减少到意识涌现标准之下,母体的灵魂就会陷入沉睡。”

陈愚之张了张嘴,许久才道:“是这样没错。但你要如何找到那些网络节点呢?”

池小闲微微一笑,“我有银星啊。”

“那你要怎样切断信息流呢?用火烧掉那部分真菌吗?”陈愚之又问,“虽说它叫运算节点,但放眼整个真菌网络的规模,恐怕也是很大的一片区域了。”

“而且现在正值深冬,恐怕火是做不到的。就算不是深冬,火也无法渗入更深的泥土。这就是问题所在。”

“不。”池小闲忽然道,“有办法的。但这个办法听上去很危险。”

“辐射吗?”方樾忽然猜到了他要说什么。

“是的。我曾经在弃地发现在一定的辐射量之下,真菌会停止生长和繁殖,陷入休眠状态。”

陈愚之道:“那为什么不直接用辐射将那个网络节点的真菌杀死呢?岂不是比让它休眠更彻底?”

池小闲摇摇头道:“这个问题我也思考过,但答案是否定的。不是因为杀不死,而是无法杀死。”

“一来,辐射的剂量若是达到那种程度,恐怕操作者的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影响。二来,真菌的生长速度很快,即便是消灭了那个节点的真菌,细胞又会迅速长回来。我们在十区也见证了它的生长速度有多么快。消灭它,除非将整个高地都置于强辐射之下。”

“况且辐射超过一定剂量就会诱发基因突变,若是诱发它突变出了更加强大的基因,可就不妙了。”

“再者,还有个恐怖的可能性。”池小闲微微一顿,“就是辐射根本杀不死它,顶多让它陷入休眠。”

陈愚之瞪大了眼睛,“为什么这么说?”

“这种真菌虽然在弃地长不了多大,但它能出现在弃地就说明它本身有一定的耐辐射性。我能顺手挖到那一小片真菌也绝不是出于运气,而是出于概率。弃地很多地方肯定还生长着不少这种真菌,所以我才会轻松发现它。”池小闲冷静地分析着。

陈愚之思考了会儿,点点头道:“确实有一些生物具有超强的耐辐射性,比如说奇球菌。它是一种极端微生物,能忍受的辐射剂量是人类致命剂量的一千多倍,是‘世界上最顽强的细菌’。它具有超强的DNA修复能力,所以很难被放射性物质破坏染色体。”

池小闲点点头,神情严肃起来:“我始终认为,对待放射性物质要采取最谨慎的态度,用最小的剂量去慢慢试探。”

“那对环境的破坏怎么办?”陈愚之又问,“用半衰期短的核素吗?”

“嗯。虽说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很可怕,有些核素的半衰期能达到几亿年,但也有的非常短,比如十几个小时的、几天的那种。”

阿骁就曾跟池小闲提到半衰期的问题。

方樾分析道:“理论上我觉得是可行的。比如说放射性核素碘-131,半衰期只有八九天。临床上碘-131也经常被用来治疗甲状腺方面的疾病。二十天后,它的放射性影响就会从人体内完全消失。如果用它,那基本上对环境就是无害的。”

“但是有一个问题。”方樾微微一顿,“正是因为它半衰期短,一旦二十多天过去了,它对真菌休眠的影响就会消失,到时候岂不功亏一篑?”

“是啊。如果你想要它一直陷入休眠,就得一直使用放射性物质干扰,以现在的条件恐怕做不到。”陈愚之也提醒他。

池小闲却摇摇头。

“不需要一直使用,只要暂时让它陷入休眠就可以。”池小闲道,“然后”

他微微一顿,说出了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话。

“趁着这个机会,让银星回到母体,取代掉那个灵魂。”

第122章 风险

陈愚之和方樾怔了好久。